《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2课时)

7   回忆我的母亲学习目标:1、抓住文章的主线,通过作者回忆的具体事例,感受母亲的品格。2、理解作者反复提及的“感谢”母亲,体会蕴藏在字里行间的对母亲的深情。3、体会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及作用。4、体会作者质朴无华而又饱含深情的语言。学习重难点:重点:1、抓住文章的主线,通过作者回忆的具体事例,感受母亲的品格。2、理解作者反复提及的“感谢”母亲,体会蕴藏在字里行间的对母亲的深情。3、体会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及作用。难点:品味质朴无华的语言,体会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及作用。学法指导:1、指导学生利用列表法找出作者作者回忆的具体事例,分析人物的思想品质,抓住文章的主线,理清行文思路。2、文章在平实的叙述中,也穿插着议论和抒情。要注意找出议论和抒情的句子,理解其含义,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第1课时学习目标:1、抓住文章的主线,通过作者回忆的具体事例,感受母亲的品格。【知识链接】(一)作者简介朱德(1886—1976),字玉阶,四川仪陇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其主要著作收入《朱德选集》。(二)背景资料朱德的母亲钟太夫人忠厚、仁慈、顽强、爱憎分明、始终如一地支持儿子投身于革命事业。她勤劳一生,在世上活了86个春秋,于1944年逝世。朱德得知母亲逝世的消息后,怀着悲痛的心情,写下了这篇《回忆我的母亲》。(三)文体知识——回忆录回忆录是传记文学的一种,用叙述、描写的方法,追忆本人或他人过去的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回忆录具有以下特点:(1)用叙述、描写的方法,追记本人或他人过去的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2)篇幅有长有短,带有文献性质。(3)要求写真人真事,语言简明平实。一、导入新课在我们呱呱坠地时,我们享受到的人间第一爱就是“母爱”。“母爱”是人世间最普遍而又最广博的一种爱。从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墨客给我们留下了表现“母爱”的诗篇,又有多少歌唱家用歌声传唱着“母爱”的崇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赞颂母爱的散文——《回忆我的母亲》。二、自主学习目标导学一:速读课文,自主解决文章生字生词。1、初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生词。(多媒体展示PPT)A、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佃农(diàn) 祖籍(jí) 溺死(nì)妯娌(zhóu li) 和睦(mù) 私塾(shú)衙门(yá) 劳碌(lù) 差役(chāi yì)横蛮(hèng mán) 不辍劳作(chuò)B、理解下面的词语含义。好劳动:劳动好手。任劳任怨:做事不辞辛劳,不怕别人埋怨。周济:对穷困的人给予物质上的帮助。为富不仁:靠不正当手段发财致富的人没有好心肠(语出《孟子·滕文公上》)。不仁,不仁慈。节衣缩食:省吃省穿,泛指节俭。支撑门户:勉强维持家庭。东挪西借:指从各处设法凑集。聊叙:姑且谈谈。聊,略微。不辍劳作:劳动做活的事从不停止。辍,停。2、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3、记下你初读的体会、感受以及不明白的地方,以便和老师、同学交流。三、合作探究目标导学二:抓住文章的主线,通过作者回忆的具体事例,感受母亲的品格。1、第1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明确:开篇点题,交代写作缘由;奠定全文感情基调,点明文章的叙事线索。补充:“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交代了写作缘由;“我爱我母亲”定下了全文的感情基调;由母亲的逝世而忆及许多往事,这些往事都反映了母亲“勤劳一生”,母亲“勤劳一生”便成了全文叙事的线索。2、这篇课文回忆了母亲的哪些事例?从中可以看出母亲具有哪些品格?根据时间顺序完成下面的表格。(出示表格,学生回答)时间母亲的事例母亲的品格“我”小时候母亲“好劳动”“整日劳碌着”;母亲用自己的聪明能干,维系一家人的吃穿用度;母亲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勤劳俭朴、任劳任怨、聪明能干、宽厚仁慈1885~1900年前后退佃搬家和遭遇天灾;母亲诉说对穷苦者的同情和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坚强不屈的性格、朴素的阶级意识,爱憎分明1905年母亲节衣缩食,借债供“我”读书有远见(摆脱贫困和压迫的愿望)1908年母亲支持“我”参加新军和同盟会思想开明1919年母亲劳动惯了,离开土地就不舒服热爱劳动、勤劳大革命时期(1924-1927年)母亲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勤俭持家、深明大义抗战以后~1944年母亲依然过着勤劳的农妇生活;虽到老年,仍热爱生产。理解革命、支持革命    热爱劳动3、文章开头说:“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想一想,母亲的品格主要从哪两个方面来体现的?明确:母亲的品格主要从勤劳俭朴和思想开明、支持革命两方面来体现的。第一个层面,母亲含辛茹苦地养育子女、支撑家庭;母亲每日辛勤地劳动;母亲教我生产知识;母亲用自己的聪明勤劳,维系着一家人的吃穿用度;母亲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母亲离不开土地,习惯劳作;一直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母亲直到老年,仍热爱劳动。这些事例表现出母亲勤劳俭朴、任劳任怨、宽厚仁慈、勤劳一生的品格。第二个层面,母亲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父母亲节衣缩食培养“我”读书;母亲支持“我”参加新军和同盟会;母亲理解并支持“我”的事业。这些事例表现出母亲爱僧分明,思想开明、有远见,理解革命、支持革命等优秀品质。四、课堂小结文章通过回忆母亲勤劳的一生,赞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爱僧分明,思想开明的优秀品质,“勤劳一生”是文章的叙事主线,文章正是围绕母亲“勤劳一生”来表现母亲的精神品质的。五、课堂检测1、给加点字注音:佃农(      )       溺死(      )   妯娌(      )(      )差役(      )       横蛮(      )(      )     不辍劳作(      )2、文章开头即说:“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阅读课文,想一想,母亲的“勤劳”是通过哪些事例体现出来的?从文中还可以看出母亲具有怎样的品格?附:板书设计:“好劳动”                                  勤劳一生“整日劳碌着”                              勤劳俭朴维系家人生活       ————   任劳任怨周济照顾亲戚       ————   宽厚仁慈回忆我的母亲

退佃搬家、遭遇天灾 ————   坚强不屈同情穷苦者反感富人 ————   爱憎分明供“我”读书       ————   有远见支持“我”参加新军 ————   思想开明“劳动惯了”、“独立支持家人生活”理解支持“我”的事业————   支持革命“一生不脱离劳动”“老年仍热爱劳动”第2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作者反复提及的“感谢”母亲,体会蕴藏在字里行间的对母亲的深情。2、品味质朴无华的语言,体会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及作用。一、导入新课由上节课内容导入。二、合作探究目标导学一:理解作者反复提及的“感谢”母亲,体会蕴藏在字里行间的对母亲的深情。1、作者在回忆往事之后,深情地写道,“我应该感母亲。”结合课文具体内容,说说“我”从母亲身上得到了哪些教益?明确:作者反复写“我应该感谢母亲”,表达了对母亲真挚深沉的爱以及无比怀念的情感。母亲用她“勤劳”的一生,用她的言传身教,给予“我”后示和鼓励,这是“我”人生的宝贵财富:母亲勤劳吃苦,“我”从小耳目染,帮她劳作,使我拥有一个强健的身体;母亲任劳任怨,直到生命的终结依然热爱劳动,教“我”养成勤劳的习惯,也教给“我”生产的知识;母亲聪明能干,教会“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母亲对地主劣绅的反抗,对“我”走上革命道路的坚定支持,让“我”拥有了革命的意志。目标导学二:品味质朴无华的语言,体会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及作用。1、再读14、15段,体会这两段的作用(从内容和结构上加以分析)。明确:14、15段以抒情的笔调,写出母亲给予“我”的宝贵财富,作者发至内心感谢母亲的养育和教诲之恩,14、15段正是对文章第2段到13段所叙述内容的概括。从文章结构上看,这两段对前文的总结收束,起到总结上文的作用。2、作者在记叙事情的同时,穿插了精当的议论。找出文中议论性的语句,联系上下文,理解它们的含义并体会其作用。明确:文章第3段“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这句中饱含母亲的无限辛酸,更有作者对母亲的理解和体谅。“母亲是个好劳动,”总领第4段,强调母亲的勤劳能干,随后叙述了母亲日常要做的许多事情。第7段“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这是对母亲任劳任怨、宽厚仁慈的评价。第13段“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一句总括性的评价,呼应开头,也表明至此段结束了对往事的回忆。第15段“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这一句议论,呼应前文的记叙——母亲教“我”生产的知识,同情革命、支持革命,让“我”养成革命的意志,这也是“我”为什么感谢母亲的重要原因。第16段“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母亲勤苦一生,任劳任怨,反抗地主豪坤的敷压,坚强不屈,母亲就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妇,她是“平凡的”,但正是像母亲这样的千百万劳动人民,融汇成革命的洪流,推动着历史的发展,为我们的民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的现在、未来都将是劳动人民的。这句议论,将对母亲的深情与对民族、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深情融汇在一起。3、本文语言平实如话,字里行间饱含深情,细读下列语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例句:(1)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明确:这一句承接上文,“这样地”即指上文中每天繁重的劳动:“天不亮就起床”“煮饭”“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挑水挑粪”。“整日”,说明从早到晚,没有一丝空闲,每日如此,没有一点例外。作者对母亲,是敬重而又心疼的。(2)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明确:“看出不看”“有湓味”,两相对比,既表现出作者对地主家穷奢生活的蔑视,也出了母亲的善持家务、聪慧能于,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3)母亲年老了,但她水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水远想念若她一样。明确:“我”参加了革命,不能在母亲身边侍奉,但是母子之间的思念从未因时空阻隔而中断,这一句感情强烈,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怀念以及“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深刻遗憾。(4)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明确:“一分钟”,母亲连如此短暂的体息时间都没有,她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操持家务、照顾子女上。这一句表现出沉甸甸的思念和感恩之情。三、课堂小结本文围绕母亲“勤劳一生”这一线索选材、组材,以时间为纵向顺序,以母亲的优秀品质为横向顺序,纵横交叉、点面结合。同时运用抒情、议论夹叙夹议,语言质朴无华,字里行间透露出对母亲的深情,让我们从中感受到比山高、比海深的伟大母爱。四、课堂检测1、作者在回忆往事之后,深情地写道,“我应该感母亲。”结合课文具体内容,说说“我”从母亲身上得到了哪些教益?附:板书设计:思想感情:   感谢母亲,赞颂母亲优秀品质教育影响,表达怀念崇敬之情回忆我的母亲     写作特色:   夹叙夹议,议论突出人物品质语言质朴,质朴无华蕴含真情作业设计:很多作家都写过回忆母亲的文章,比如邹韬奋《我的母亲》、老舍《我的母亲》等。找来进行比较阅读,看看不同作者笔下的母亲形象、文章的写作手法、作品的语言风格等方面各有什么不同。明确:这几篇文章中的母亲形象都是旧时母亲的形象,但也各有特点。朱德笔下的母亲,勤劳一生、宽厚仁慈、反抗压迫、坚强不屈、深明大义、同情支持革命,有着朴素的阶级意识。邹韬奋笔下的母亲,是一位善良、有同情心,对子女无比慈爱、督促子女学习、具有奉献精神而又早逝的母亲。老含笔下的母亲,是一位勤劳俭朴、善良真诚、宽厚隐忍、坚韧刚强的母亲。在写作手法上,朱德《回忆我的母亲》抓住人物本质特征,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形象,通过议论深化主题。邹韬奋《我的母亲》截取自己记忆中最典型的几段经历来写母亲。老含《我的母亲》通过记叙母亲一生的身世、经历、性格及遭遇来刻画母亲形象,多处运用描写,尤其是白描的写作手法,也有不少对细节的特写,在作品的语言风格方面,朱德《回忆我的母亲》质朴无华中蕴含深情。邹韬奋《我的母亲》语言质朴,直白坦诚,褒贬分明。老舍《我的母亲》采用口语与书面语相结合的形式,流畅朴素,凝练含蓄,富有表现力。教学反思:

(0)

相关推荐

  • 巧妙用好新教材 扎实拓展语用性

    本文字数:2177字 阅读时间:7分钟 一.迁移写法,扎实语用 语言文字训练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本所在.而随文练笔镶嵌在阅读教学之中,提升学生语用能力责无旁贷.事实上,教材中的文本都是文质兼备的典范,很 ...

  • 怎么样才能提升人格

    蹈盛和夫是这样回答的,天天勤奋劳作就足够了. 一般人认为劳动的目的是获取报酬,劳动不过是谋生的手段,幸福生活应该是少劳多获,多休闲,多娱乐报这种人生观的人甚至认为劳动是不得不干的苦差事. 然而劳动对人 ...

  • 金句摘抄(5月7日)写作素材必备

    金句摘抄(5月7日)写作素材必备

  • 课堂实录——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中心小学孙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人物板块单元整体教学)

    课堂实录——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中心小学孙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人物板块单元整体教学)

  • 江南老师教作文(1)

    作文怎么写?如何写出好作文?作为一名从教30年的一线语文老师,我想将平时教孩子们习作的方法进行一个梳理,不定期推送"江南老师教作文"系列,希望给需要的朋友带来一些帮助. 五年级习作 ...

  • 6 回忆我的母亲

    6 回忆我的母亲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回忆录的特点:写真人真事,记叙中可穿插抒情.议论. 2.学习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以人物活动为线索选材组材的方法.(重点) 3.了解母亲的形象特征.知道人 ...

  • 《藤野先生》导学案(2课时)

    藤野先生(第一课时)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积累"读读写写"中的词语.做到会读.会写并理解其含义.(重点) 2.收集鲁迅生平及其创作的资料,认识鲁迅的人生道路,为理解鲁 ...

  • 部编版七年级上《古代诗歌四首》表格式导学案(2课时)

    总 课 题四季美景总课时数授课日期课    题4.  古代诗歌四首课时2-1课  型教学目标1. 体会作者用凝练的语言描写出的一幅幅美妙的风景图,体味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品味诗句,感悟诗歌意境,学 ...

  • 导学案的价值和意义

    导学案的价值和意义

  • 超级全面 | 导学案的编制与使用(上)

    导学案是什么? 高效课堂理念下的导学案以学生的认知兴趣和需要作为基础单元主题,是唤醒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的工具,还能增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接触与对话. 导学案的重点在"导 ...

  • 导学案如何设计

    关于导学案,有一个很容易让人迷惑的说法:"有了导学案就是高效课堂",这种误解甚至还催生了庞大的产业链,很多书商找一些连高效课堂是什么都弄不明白的"砖家",把普通 ...

  • 【课堂教学】【389】《老王》教学设计+导学案+反思

    晋城爱物学校  时慧慧(2019年3月28日,农历二月二十二,是兮宝亦宝的生日,今天对我们来说都是个特别的日子,送上这样一份特别的礼物,给你们,也给自己,愿宝贝们健康快乐成长.爱你们的麻麻)<老 ...

  • 高一语文导学案《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高一语文导学案课题<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课型新授编号学习目标1.咀嚼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象.2.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否定旧的社会现实.摆脱旧的思想束缚.张扬个性.追求解放的强烈愿望,以及诗中 ...

  • 八年级上册物理5.2导学案

    导学案的正确使用方法 导学案是处方药,不是保健品,服用后稍有不适,请及时就医,这就是学问,作名词当知识讲,我说的是两个动作. 导学案可以用于预习和复习. 导学案的作用是引导你去思考,思考的目的是想清楚 ...

  • 八年级上册物理5.3导学案

    导学案的正确使用方法 导学案是处方药,不是保健品,服用后稍有不适,请及时就医,这就是学问,作名词当知识讲,我说的是两个动作. 导学案可以用于预习和复习. 导学案的作用是引导你去思考,思考的目的是想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