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导学案(2课时)

藤野先生(第一课时)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积累“读读写写”中的词语。做到会读、会写并理解其含义。(重点)

2、收集鲁迅生平及其创作的资料,认识鲁迅的人生道路,为理解鲁迅作品打下基础。

3、引导学生明确这篇回忆录是按照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和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记叙的。(难点)

【资料助读】

鲁迅,1881年诞生于浙江省绍兴县城一个逐渐没落的封建家庭。1936年病逝于上海。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他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开始用的笔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主将,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棋手。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还有《且介文杂文》等杂文集。我们已学过了他的作品有《风筝》、《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阿长和<山海经>》、《社戏》。

简介作者的留学目的:鲁迅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的。1904—1906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他原准备毕业回来救治像他父亲一样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来实现治病救人,救人救国的人生梦想。可鲁迅最终并没有成为一名医生,他后来放弃了医学,于1906年到东京开始从事文学活动,1909年回国后,继续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成为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可以通过这篇课文来了解。

鲁迅留学日本的经历:

1、1902年4月到日本,入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积极参加反清爱国活动,在《自题小像》诗中发出“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

2、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两年后弃医从文,想以改变国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危亡。

3、1906年到东京开始文学活动,翻译介绍外国文学作品,并写出《文化偏至论》等一系列论文。

4、1908年从章太炎学《说文解字》,加入光复会。

5、1909年8月,从日本回国。

藤野先生,藤野严九郎生于日本福井县,世代为医,藤野严九郎是藤野家第六代医生。曾在东京帝国大学医学院学习解剖学一年。1901年10月,藤野应聘到仙台医专任解剖学讲师,其时藤野刚刚满27岁。1904年7月6日,即大约鲁迅到仙台前两个月,藤野由讲师升为教授。1911年,东北帝国大学成立,1912年仙台医专并入,成为东北帝大医学部,所有校舍、教职员、学生原班未动。1915年决定成立东北帝国大学医科大学,藤野因学历不够,被迫于6月底提出“请求免职”,7月1日降为临时讲师,8月9日被解除讲师职务。藤野因生活关系,认为可以搞一搞耳鼻喉的工作,到东京三井公司的慈善医院就业。1919年回故乡自立诊所,1945年在福井逝世。

【学习环节一】自学质疑

1、拼音:绯红(fēi)  油光可鉴(jiàn)  发髻(jì)  舜(shùn)  解剖(pōu)  挟(xié)

芋(yù)梗(gěng)汤  和蔼(ǎi)  斥责(chì)  不逊(xùn)  匿名(nì)

诘责(jié)  杳无消息(yǎo)  教诲(huì)  瞥见(piē)  深恶痛疾(wù)

2、文章变换了几个地点?并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说说各部分的大意。

文章变换的地点有三个:(1)“我”在东京;(2)“我”在仙台;(3)“我”离开仙台后。

全文共有38段,划分时可以“我”活动地点的变换为标志。可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写“我”在东京的见闻及感受。

第二部分(第4—35段):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写“我”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和离别,赞扬先生的崇高品质。

第三部分(第36—38段):写“我”离开仙台后怀念藤野先生的感情,以及先生的崇高精神对我的激励与鼓舞。

【学习环节二】讨论领悟

1、请标出最能表现清国留学生丑态的词语和句子。

在文章的第一部分中,作者着重描写了清国留学生的不男不女、不伦不类的丑恶形象。“形成一座富士山”和“宛如小姑娘的发髻”,加上“油光可鉴”,生动形象地描绘与讽刺了清国留学生的奇特打扮。“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实在” 是“的确”的意思,“标致”是“漂亮”的意思,用“实在”修饰“标致”,说思想腐朽的清国留学生“的确漂亮”,这是反语,同时,还以“上野烂漫的樱花”之美来反衬这群清国留学生之丑。

2、“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怎样理解?与后文哪几句话相照应?

“无非”是“只不过”的意思。与“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照应。

3、第一部分写清国留学生,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

表达了作者对东京“清国留学生”的恶浊生活的憎恶、失望和不满,“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远大抱负与灰色的环境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失望、痛苦、厌恶的复杂心绪包容在这感慨良多的一句话里面。反衬出一个爱国志士忧国忧民的悲愤。

从侧面反映了鲁迅不愿与清国留学生同流合污的爱国主义思想,也为下文与藤野先生相识埋下伏笔。

学习环节】展示分享

学习环节检测巩固

1、“实在标致极了”改为“实在丑极了”可以吗?

句中“标致”是反语,用以讽刺。“实在”表示“的确”的意思,用“实在”加强“标致”,增强了这一反语的讽刺力量,更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鄙夷和反感。而改动后则语意直露,缺乏讽刺意味。

2、本文是一篇散文(体裁),本文有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是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暗线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

3、指出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①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比喻)

②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着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比喻、夸张)

③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反语)

学习环节评价提升                  

藤野先生(第二课时)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复习人物描写的方法,探究本文外貌描写及典型事例对揭示人物思想和性格的作用。(重点)

2、学习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学习他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精神。

3、学习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难点)

【学习环节一】自学质疑

1、第二部分内容较多,请学生先默读课文,然后思考:这部分可以分为几层?

第一层(第4—5段):写到仙台的途中所见所闻和初到仙台受到的优待。

第二层(第6—23段):写与藤野先生的相识和相处的故事,赞扬他的高贵品质。

第三层(第24—31段):写匿名信和看电影,激发作者的爱国热情。

第四层(第32—35段):写作者离开仙台与藤野先生依依惜别。

2、联系当时的历史背景,思考作者在去仙台的途中,为什么对“日暮里”和“水户”这两个地点记得很清楚?

    “日暮里”,日暮里是太阳即将落山的意思,鲁迅当时联想到自己的祖国也为在旦夕,就好像太阳马上就要落山了。所以这个名字触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印象深刻;“水户”则是反清志土客死的地方。这两处作者牢记不忘,表现了爱国的思想感情。

3、作者到仙台后,受到了哪些优待?

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

【学习环节二】讨论领悟

1、细心体会以下几个句子:①大概物以稀为贵罢。②我在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③在这呼吸不息的地方,蚊子竟无从插嘴,居然睡安稳了。请体会一下:作者对这种种优待有什么感受。

作者感到受到的不是尊重,包含着一个弱国国民的辛酸,表现出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因为当时日本正在侵略中国,作为受侵略的“弱国的国民”,来到日本,往往受到歧视。鲁迅的民族自尊心是很强烈的,他深以祖国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为耻,他绝不认为自己受到“优待”,就是对中国人的尊重,所以他以北京的白菜到浙江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的芦荟到北京得到“龙舌兰”的美名作比喻,说明自己所受到“优待”,仅仅由于在仙台医专他是唯一的留学生,是“物以希为贵”罢了。就是在这样的“优待”下,鲁迅的生活也是艰苦的。)

2、作者写了与藤野先生交往中的哪四个典型事例,分别表现藤野先生哪些思想品质

    添改讲义——工作认真负责     纠正解剖图 ——对学生严格要求

关心解剖实习——热情诚恳     了解女人裹脚——求实精神

3、阅读第二部分第三层次内容,要求学生思考:这层中写了哪几件事情?这几件事情给作者怎样的刺激?。

写了两件事情:一是匿名信事件,二是看电影事件。

这两件事对探索救国救民之道的鲁迅刺激很大。匿名信事件使作者深感弱国弱民倍受歧视的悲哀,激发了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为拯救民族、富国强民的斗争精神。“终于这流言消灭了”,鲁迅的正义斗争终于取得了胜利。“看电影事件”更深深地刺激了鲁迅。他极为沉痛而愤慨地写道:“中国是弱国……也无怪他们疑惑。”用这样的反语来表达作者的自尊心所受到的挫伤,思想上所受到的极大的震动,以及改变志向,弃医学文的决心。

4、作者为什么要弃医从文?

具体解释请参看课文有关注释。教师引导学生明确:作者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中国民众的愚昧、麻木,使他深感医学只能解救病人肉体的苦痛,要真正解救自己的民族,首先要救治人的精神,唤醒民众的觉悟。鲁迅的这种将个人的志愿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精神,是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

学习环节】展示分享

学习环节检测巩固

1、怎样理解“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这句话?

这是在考试风波一事使作者的民族自尊心和人格受到极大伤害后写下的一句极为愤慨的话。这句话不是直接、正面表述作者的愤慨,而是以歧视中国的日本人的心理来写的:在他们看来,贫弱中国的国民是低能儿,分数达到六十分以上,是老师漏题,而不是个人能力所能达到的。这种出于偏见而武断作结论侮辱人格的做法引起作者极大愤慨,这种愤慨不仅是因个人的人格遭到侮辱,更因民族衰弱在列强面前遭到歧视而产生的悲哀。所以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极强的民族自尊心和期盼祖国强盛的愿望。

2、“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特意写明呢?

文中看电影事件中所叙述的中国人的情形,是按照一个要被枪毙的中国人、一群围着看枪毙的中国人和一个“我”的次序来说的。特意写明“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说明作者没把自己看作局外人,旁观者。

3、文中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作者觉得“特别听得刺耳”的原因是什么?

日本青年的叫声极大地刺伤了作者的民族自尊心。

学习环节评价提升

1、文中说“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藤野先生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教师之一,结合对全文的理解,请简述原因。

藤野先生没有民族偏见,真诚关心和帮助中国留学生。

2、鲁迅怀念藤野先生做了哪些事情?

装订收藏讲义;悬挂先生相片;多写文章。

3、“正人君子”具体指为军阀政客张目的反动文人,所用的修辞手法是反语,表达了作者对其憎恨与讽刺的思想感情。

4、读课文38语段,体会本段作为文章的结尾有何意义?

语段中“良心发现”一词是指作者热爱祖国、勇于斗争的思想受到触动;“增加勇气”是指作者长期遭受反动势力的迫害,但一想到藤野先生对自己乃至对中国的希望,便增加了勇气;“正人君子”指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反动政府的御用文人。这句话的意思是作者决心以笔做刀枪,与反动势力斗争到底,为中国的光明继续奋斗。文章这一结尾,把对藤野先生的深切怀念之情与爱国主义思想统一起来,把对往事的回忆与现实政治斗争结合起来,从而深化了主题,使文章更具现实意义。

5、概括本文的主题思想。

课文以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明线,以爱国主义思想为暗线,赞扬了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抒发了对他的真挚怀念;同时追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0)

相关推荐

  • 5 藤野先生

    5  藤野先生 自主预习 一 目标导入 1.理清故事情节,能够用简洁的语言归纳相关事例. 2.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刻画人物,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重点) 3.品析含义深刻的语言,理 ...

  • 部编版七年级上《古代诗歌四首》表格式导学案(2课时)

    总 课 题四季美景总课时数授课日期课    题4.  古代诗歌四首课时2-1课  型教学目标1. 体会作者用凝练的语言描写出的一幅幅美妙的风景图,体味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品味诗句,感悟诗歌意境,学 ...

  • 《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2课时)

    7   回忆我的母亲学习目标:1.抓住文章的主线,通过作者回忆的具体事例,感受母亲的品格.2.理解作者反复提及的"感谢"母亲,体会蕴藏在字里行间的对母亲的深情.3.体会夹叙夹议的写 ...

  • 导学案的价值和意义

    导学案的价值和意义

  • 超级全面 | 导学案的编制与使用(上)

    导学案是什么? 高效课堂理念下的导学案以学生的认知兴趣和需要作为基础单元主题,是唤醒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的工具,还能增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接触与对话. 导学案的重点在"导 ...

  • 导学案如何设计

    关于导学案,有一个很容易让人迷惑的说法:"有了导学案就是高效课堂",这种误解甚至还催生了庞大的产业链,很多书商找一些连高效课堂是什么都弄不明白的"砖家",把普通 ...

  • 【课堂教学】【389】《老王》教学设计+导学案+反思

    晋城爱物学校  时慧慧(2019年3月28日,农历二月二十二,是兮宝亦宝的生日,今天对我们来说都是个特别的日子,送上这样一份特别的礼物,给你们,也给自己,愿宝贝们健康快乐成长.爱你们的麻麻)<老 ...

  • 高一语文导学案《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高一语文导学案课题<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课型新授编号学习目标1.咀嚼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象.2.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否定旧的社会现实.摆脱旧的思想束缚.张扬个性.追求解放的强烈愿望,以及诗中 ...

  • 八年级上册物理5.2导学案

    导学案的正确使用方法 导学案是处方药,不是保健品,服用后稍有不适,请及时就医,这就是学问,作名词当知识讲,我说的是两个动作. 导学案可以用于预习和复习. 导学案的作用是引导你去思考,思考的目的是想清楚 ...

  • 八年级上册物理5.3导学案

    导学案的正确使用方法 导学案是处方药,不是保健品,服用后稍有不适,请及时就医,这就是学问,作名词当知识讲,我说的是两个动作. 导学案可以用于预习和复习. 导学案的作用是引导你去思考,思考的目的是想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