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日课484:小事中蕴含着大道理
相关推荐
-
《大学》注释(二)
[原文]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译文]知道要达到并安住的境界,则志意坚定:志意坚定,然后才能虚静恬淡,不为外物所扰:虚 ...
-
《论语》智慧: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後倦焉?
原 文: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後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 ...
-
论语:若圣与仁,则吾岂敢(7-34)
孔子曾谈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此处又谈到"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孔子发自肺腑地说,自己会不厌其烦地向着圣与仁的方向努力,同时也会不知疲倦地教诲别人. 子曰: ...
-
最新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论语>十二章》1
[题解]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东汉列为"七经"之一,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 ...
-
论语日课210:天下大事由小事做起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 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论语·泰伯>9.02) 这是达巷的一个人评 ...
-
论语日课222:在这尘世中寻一清净地,守其心其行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论语·泰伯>9.14) 孔子在中原不得意,因此想移居到九夷蛮荒之地,当然孔子并 ...
-
论语日课280:人生中的贵人,定要珍惜
子路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 ...
-
论语日课373:孔子门徒中也有个犹大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 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
-
论语日课375:从绝望中寻找希望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子路宿于石门. 晨门曰:"奚自?" 子路曰:"自孔氏." 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论语·宪问>14. ...
-
论语日课393:生命中那些重要而不紧迫的事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15.12) 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考虑,必然会有眼前的忧患.皇侃疏: 人生当思渐虑远,防患未然,则忧患之 ...
-
论语日课478丨人生就在一个个问题的解答中走向成熟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19.6) 本章实讲为学之道: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博学就要打破门户壁垒,超越一己 ...
-
论语日课099:“发牢骚”的正确打开方式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论语·公冶长>5.7) 桴,小木筏.<集解&g ...
-
论语日课100:人总要有自己擅长的领域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 "求也何如?"子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