巜老子》的夷希微
相关推荐
-
学道须“天赋异禀”?《道德经》十五章,老子给普通人指了条明路
大家好,上篇文章,我抛出了一个观点:<道德经>八十一章,就是破八十一个(虚数)大妄念. 所谓"妄念",就是使你脱离当下的一切念头.一旦离开"当下", ...
-
返照入静
气功功法.用意直接对准杂念"照射"以达到入静的方法.在练功过程中,当杂念纷纭时,要用自己的意来觉察,即返回去观照一个接一个的念头,注意抓住前一个念头已结束.后一个念头还未出现的间隙 ...
-
用心如镜:“一过而不留”,方能在躁动的世界里保持一颗宁静的心
当今的世界,是一个躁动的世界."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这样的世界里,我们的心经常处于"妄动"状态,有时为"名"所动,有时 ...
-
“神化希微,出无入有”琴曲欣赏《神化引》谢导秀
神化引 谢导秀 <神化引>一曲,古本无闻,至明初<神奇秘谱>方才首次出现.其实它与"庄周梦蝶"有着不解之缘."庄周梦蝶"这一成语该典出& ...
-
《道德经》智慧:视 之 不 见 , 名 曰 夷 ﹔ 听 之 不 闻 , 名 曰 希 ﹔ 搏 之 不 得 , 名 曰 微 。
原 文:视 之 不 见 , 名 曰 夷 ﹔ 听 之 不 闻 , 名 曰 希 ﹔ 搏 之 不 得 , 名 曰 微 . 此 三 者 不 可 致 诘 , 故 混 而 为 一 . 释 文:看它却看不 ...
-
《道德经》入门级考试:什么是“夷、希、微”?你答对了吗?
《道德经》入门级考试:什么是“夷、希、微”?你答对了吗?
-
视之不见,名曰夷, 听之不闻,名曰希, 搏之不得,名曰微
伟大的哲学家老子不可能写出玄乎又玄的<道德经>,只因为<道德经>在流传过程中变得杂乱无章所以玄乎又玄,走进"360个人读书馆"馆友"百岁无疾的秘籍 ...
-
读懂第十四章“夷、希、微”的含义,才可能进入《道德经》的门
我想,<道德经>如果有入门级的考试的话,出一道题就好了,就问:第十四章里"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其中的"夷.希.微" ...
-
太极拳玄机:391深度解析“夷、希、微”
2020-04-14 10:49·太极拳玄机 道德经云: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老子不惜笔墨从各个不同角度讲解道的特征.老子给五官感知不到的东西进行分类.命名,言外之意 ...
-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道德经>第十四章 [原文]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兮不 ...
-
《公笃相法》卷五(上)希夷心相篇|陈公笃|算命| 周易算命
希夷心相篇 心者貌之根.审心而善恶自见.行者心之表.观行而祸福可知. 余考心为全身主宰.有心然后有性.有性然后有行为.凡事先动于心.后露于形.故圣人有诚中形外.胸正了焉.胸不正睦焉之说.按行为是心之代 ...
-
方韫然姚佳希童话|中国少儿文学微刊第135期
中国少儿文学微刊 第135期 天空学校 方韫然 长兴县第一小学409(浙江) 雏笔生花写作9班 "叮铃铃!""叮铃铃!"上课铃声响了."哎!&qu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