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修炼层次—郝为真

郝和,字为真(1849-1920),河北永年人。他体貌魁伟,敦厚强毅,深嗜武技,及观李亦畲打手,遂改从亦畲专心学太极拳,两年余仅得粗迹,勤学苦练者六 载。亦畲叹其诚笃,乃授之真诀,自此功力日进。能置椅寻丈外,无所倚傍,投人安坐其上,略不倾跌,屡试不一爽。又能手引壮士,使摇晃 不能自主,而仍粘随不脱。爱观剧,尝见邻童被挤号泣,亟排众人,掖至身前,环两臂翼蔽之,众涌激若潮,屹立不稍动。相传永年有罗建勋 者,矫健多力,能超距登屋,踵门请角,为真再三却谢而后许焉。勋作势疾进,为真静以待之,逮其近身,振手触之,勋身掷起数尺而堕,乃 大服而去。

欲得太极拳技之要秘,非有明师指点不可,入门后,还要动脑筋巧练苦练,日久方能学得真功夫。技击之道,师传各异,本无定法。武学的最高层次,其理一致,千流而终归大海。

太极拳法十层功夫修炼层次,内外兼修,动静相宜,一层有一层景致,一层有一层之灵验,诀非虚语。

一至三层,是入门之阶段,由松柔入手,化刚为柔,以身变手。它要求身体各部位松柔的劲力, 能集中反应到手上来。此阶段练精化气,为初关,属下乘功夫。

四至六层,是登堂入室之阶段。积柔成刚,以气变手。此阶段练气化神为中关,属中乘功夫。

七至八层,是炉火纯青之阶段。刚复柔归,以意变手,此阶段练神还虚,为上关,属中乘到上乘阶段。

九至十层,是登峰造极之阶段。千变万化之神通,其功夫已达出神入化,此阶段练虚还道,空而不空,形神俱妙,与道合真。

第一层:一圆即太极

此层从背丝缠丝分出阴阳,其练是缠法,其用是捆法。此层化僵硬为柔和,勉强转圈,圈力多而 化劲少。练习时,以单操为主,懂得拳势的基本要领、要求。要求身型、步法、手眼等合乎规矩。架势以 求开展、舒适。

第二层:上下分两仪

此层阳升阴降,阳轻阴重,其练是波澜法,其用是就法。此层化刚为柔,由勉强转圈变为自然转圈,圈力少而化劲多,内气渐聚,丹田鼓荡。练习时,将熟练的单操架式串连成套路习练。

第三层:进退呈四象

此层半阴办阳,纯阴纯阳,互为往来,其练是懂法,其用是伏贴法。此层走圈柔化,不丢不顶,开始懂劲,并由大圈渐至小圈,是退圈之前一阶段。内气渐增,牵动往来。要求身体放松的松劲转为柔和的内劲,其劲源能反应到手上,即由脚到腿而腰达于手指,总需完整一气。

第四层:开合是乾坤

此层是天地相合,阴阳交合,其练是抽扯法,其用是撑法。此层内气运行,打通任督二脉。熟练并掌握其技击方法,诱敌深入,引进落空。开始具有发劲和寸劲。出手无圈,而处处皆有圈,即出手无形而有形。练习时,在化、引进退中,贴身逼进,用内劲贯于手指贴住对方发寸劲。

第五层:出入综坎离

此层火降水升,水火沸腾。其练是催法,其用是回合法。此层内气渐增,在任督二脉循环运行,积柔成刚,是由寸劲逐渐向分劲发展之初。练习时发放劲力,练诱敌入囊中之技法。

第六层:领落错震巽

此层雷风鼓动,有起有伏,其练是抑扬法,其用是激法。此层贴身即化,可以将对方力点引向自身泄力转化发出,顺势借力,抖列弹放凌厉的冷劲,即见肉分离法。属分劲阶段。此层内气行循四肢,八脉皆通。此层需长期修炼,修炼到“豁然贯通”之时,运用自如的劲力,左右逢源,舍己从人。此时“入门引路”阶段结束,步入“功夫无息法自修”之层次。

第七层:迎抵推艮兑

此层为口、为耳、能听能问,彼此通气,其练是称法,其用是虚灵法。此层刚复归柔,知己知彼,分明虚实。内劲达含而不露,一沾即发之境地。全身无处不柔,无处不刚,处处能化,处处能发,挨着何处何处击,内气行循奇经八脉,功力一日胜似一日。

第八层:背丝扣

此层阴阳自分,虚实分明,刚柔相济,进入无极而太极。此层内气完整一体,能在意念的指导下,达到身体任何一点,进行收闭穴道和发劲弹放。交技时,不摆架子,不露形意,沾着即打,一点之处有化有发,可柔可刚。就柔即柔,说刚即刚。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变化莫测。

第九层:高手

此层周身一太极,已入化境。“人不知我,我独知人”。“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交技时只在一哼一哈之凌空无形弹放,犯者应声立仆,甚至未见其动,未觉其动,而对手已伤。

第十层:妙手

此层出神入化,登峰造极,其技达神乎其神之境界。武学永无止境,“功夫无息法自修”,练形练意求养神。此时始悟万拳终归一理。

(0)

相关推荐

  • 武术“心法”决定习武层次————古传太极拳单操系列

    武术的"心法"决定习武层次.这个层次是武艺和道艺之分,也有人把它看成外家和内家之分. 但武术的"心法",只能存在于武术单操的训练过程中.脱离单操训练而独立存在的 ...

  • 太极拳名家郝为真答太极九问!

    一. 问:太极拳命名之原因从何而定? 答:此拳基本原理分横竖劲,轻重劲,刚柔劲,快慢劲,此外又有左右转,左右进,斜线形,弧线形,环线形,螺丝形,并生一动,手一转身,互相往来,处处周而复始.万法归一,统 ...

  • 郝为真老前辈练习太极拳的体会,太极拳就是从重浊到轻灵,从水底练到水面

    推荐阅读 经典原创文章:岁末将至,疫情未了,分享一方,中医院都在用,可在家中常备 练习太极拳有三个层次,开始就像是在水底下练,然后就像在水中央练,最后像是在水面上练.这是郝为真老前辈练习太极拳的体会. ...

  • 武氏太极拳传承人郝为真与孙氏太极拳创始人的故事

    1912年太极拳师郝为真来北京传艺,刚来的时候,他想通过杨健侯的关系, 借助北京体育研究社的影响来发展他的郝式太极拳(解放后多被称为武式太极拳).北京体育研究社是当时北京教习太极拳的主要组织,有一定的 ...

  • 杨澄甫、郑曼青、郝为真……10位太极拳大师解读太极真谛

    推荐阅读 经典原创文章:用太极拳 八段锦 站桩打坐进行百日筑基,身体出现了惊人的逆转. 杨澄甫 太极拳乃柔中寓刚,绵里藏针之艺术,姿势要中正圆满,沉着松净,动作要轻灵圆转,纯以神行. 郑曼青 吞天之气 ...

  • 郝为真说太极拳劲

    问:太极拳命名之原因从何而定? 答:此拳基本原理分横竖劲,轻重劲,刚柔劲,快慢劲,此外又有左右转,左右进,斜线形,弧线形,环线形,螺丝形,并生一动,手一转身,互相往来,处处周而复始.万法归一,统统循环 ...

  • 太极拳用功歌/郝为真祖师

    河北永年县郝为真祖师 太 极 拳 用 功 歌 提顶吊裆心中悬,松肩沉肘气丹田:裹裆护臀须下势,涵胸拔背落自然: 初式左右揽雀尾,转身双手拉单鞭:提手上式留神看,白鹤亮翅飞上天: 搂膝拗步转身打,手挥琵 ...

  • 郝为真论太极拳

     问:太极拳只见柔软,从未见其刚硬,但不知刚劲有无,在于何点,如何应用? 答:此拳分轻.软.绵.柔.慢.快.重.刚八劲.分述如下: 轻:一抬手,一动脚,以及各样动作,纯用自然支配天然力,毫不用后天勉强 ...

  • 太极拳内功修炼秘法(一):归根复命、返本还元

    一.四位一体 wen yu tai ji wen hua 何谓真正的太极拳?真正的太极拳包含了拳法和功法两个部分,两个部分又都离不开动与静.动,指的不仅是外部形体的动态规矩,还包括体内的意.气运动:静 ...

  • 太极拳的修炼

    这个话题讲的人已经很多了,不少的前辈先师都曾经做过非常好的论述和演绎.今天讲的只有一个话题,就是如何在日益繁忙和紧凑的工作学习间隙,把太极拳的修炼抓起来,我觉得可能更有实际意义. 当今社会,变化万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