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春秋战国之际为什么诸家并兴春秋策:先秦诸子与史记评述
相关推荐
-
诸子学略说7
订 孔 远藤隆吉曰:孔子之出于支那,实支那之祸本也.夫差第韶.武,制为邦者四代,非守旧也.处于人表,至岩高,后生自以瞻望弗及,神葆其言,革一义,若有刑戮,则守旧自此始.故更八十世而无进取者,咎亡于孔氏 ...
-
春秋左传——鲁桓公七年(2)
七年春,穀伯.邓侯来朝. 译文:鲁桓公七年春天,穀伯.邓侯来鲁国朝见. <经>书"夏"而<传>书"春",杜<注>以为&quo ...
-
史学演进趋势
史学演进,可分四期:(一)觉现象有特异者,则从而记之,史之缘起则然也.(二)人智愈进,则现象之足资研究者愈多,所欲记载者乃愈广.太史公欲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其机即已如此:至于后世,而其范围亦愈式廓矣.( ...
-
诸子学略说2
梁陶宏景为<本草>作注,又作<百一方>,而专务神仙.医家本与神仙家相近,后世称陶氏一派曰茅山派:张氏一派曰龙虎山派.二派既不同,而炼丹又分内丹.外丹二派.<抱朴子> ...
-
他知识渊博多才多艺,被称为“西来孔子”
意大利人艾儒略,精通汉字,知识渊博,被人誉为"西来孔子". 艾儒略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不仅是一个神学家,而且是一个数学家和地理学家.他是利玛窦之后来华的" ...
-
第8章 战国诸子之地方性(2)春秋策:先秦诸子与史记评述
第8章 战国诸子之地方性(2)春秋策:先秦诸子与史记评述 22%第8章 战国诸子之地方性(2)宋 宋也是一个文化极高的国家,且历史的绵远没有一个可以同他比:前边有几百年的殷代,后来又和八百年之周差不 ...
-
第7章 战国诸子之地方性(1)春秋策:先秦诸子与史记评述
第7章 战国诸子之地方性(1)春秋策:先秦诸子与史记评述 19%第7章 战国诸子之地方性(1)凡一个文明国家统一久了以后,要渐渐的变成只剩了一个最高的文化中心点,不管这个国家多么大.若是一个大国家中 ...
-
第6章 儒为诸子之前驱,亦为诸子之后殿春秋策:先秦诸子与史记评述
第6章 儒为诸子之前驱,亦为诸子之后殿春秋策:先秦诸子与史记评述 17%第6章 儒为诸子之前驱,亦为诸子之后殿按,儒为诸子中之最前者,孔子时代尚未至于百家并鸣,可于<论语><左传& ...
-
第5章 止有儒墨为有组织之宗派春秋策:先秦诸子与史记评述
第5章 止有儒墨为有组织之宗派春秋策:先秦诸子与史记评述 14%第5章 止有儒墨为有组织之宗派诸子百家中,墨之组织为最严整,有巨子以传道统,如加特力法皇达喇喇嘛然.又制为一切墨者之法而自奉之,且有死 ...
-
第2章 诸子天人论导源春秋策:先秦诸子与史记评述
第2章 诸子天人论导源春秋策:先秦诸子与史记评述 7%第2章 诸子天人论导源古史者,劫灰中之烬余也.据此烬余,若干轮廓有时可以推知,然其不可知者亦多矣.以不知为不有,以或然为必然,既远逻辑之戒律,又 ...
-
春秋策:先秦诸子与史记评述第1章 哲学乃语言之副产品
第1章 哲学乃语言之副产品 世界上古往今来最以哲学著名者有三个民族:一.印度之亚利安人:二.希腊:三.德意志.这三个民族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他的文化忽然极高的时候,他的语言还不失印度日耳曼系语言之早年 ...
-
他的草书以“二王”为宗,兼收宋元诸家,从容淡定,三次获兰亭奖
自从中国书法兰亭奖设立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了七届兰亭奖,每一届兰亭奖,我们都能够看到一些书法新秀,同时也能够看到一些书坛老手,而他就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书坛老手,他的草书以"二王"为宗, ...
-
千古奇书《西游记》:包罗诸家精髓,涵盖人生智慧
导读:世人皆以为在四大名著当中,<西游记>是思维模式最简单,所包含内容性最少,而且主线内容最单调的一部.但事实上这并不是<西游记>的真实面目,其真正的内涵与底蕴,其实远不止于此 ...
-
他的楷书糅合墓志和魏晋诸家之长,获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一等奖
我们经常说"楷法无欺",事实也是如此,楷书难以灵动,这也是一个事实,取法上一上眼就非常明了,为此很多人,甚至是书法都写不好楷书,忽视楷书的作用,可是一直以来,也有不少书法家一直在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