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哥”将赏石文化进行到底

“石头哥”将赏石文化进行到底

文/刘仁和

人称“石头哥”、“石疯子”、“建盏哥” 的刘旭松,他是洋口镇一个既有文化知识又颇有经济头脑的新生代农民,2021年,他抓住洋口镇列入江西省非遗传承小镇的大好契机,大胆决策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共达10余万元,在千年古镇洋口老街附近别开生面地建起“云石轩",在“五一”假期中闪亮登场,展出多年收藏积累价值200余万奇石,筑起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如今逛洋口老街、参观“云石轩” 名副其实地成为一种时尚,鄙人有幸陪同《上饶日报》副总编姜迪飞莅临“云石轩” 参观指导,姜总说道:生活其实很简单,“奇石”生活有乐趣!聚三两石友,听高山流水,侃石头故事,香茗胜酒,此乐何极!得到领导的充分肯定,倍加鼓起刘旭松的冲天干劲,他立下雄心壮志,不求最好,但求更好,让“云石轩” 成为千年古镇洋口的一大看点,将赏石文化和建盏文化进行到底,为弘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作岀更大的贡献。

70后刘旭松的的确确是一个有故事的人,虽然岀身农村,他不但入了党,而且当过兵,所以退伍不退志,充滿了正能量,现在还是广丰区红十字雄鹰应急救援队一名优秀的队员。他

自2009年初触奇石,就和石头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此以后一发不可收拾与石梦魂相依、昼夜相伴。2015年起,放弃他业,行走四方,专以摆地摊卖奇石、建盏为营生, 2017年,他一人一车,行走了中国20个省市,《上饶日报》等新闻媒介及其它徵信都作了宣传,2018年,他一鼓作气又再接再厉,访石不辞苦,携盏走天涯,历经173天,行53000余华里,一次性走访了我们华夏大地的31个省、市、自治区。他一路饱览祖国壮美风光,感受不同风土人情,也受到沿途石友的热情接待和媒体朋友的热烈追捧。既是一次访石之旅,也是一次修心之旅,已成了他生命中的一笔宝贵财富。

古人云:山无石不奇,水无石不清,园无石不秀,室无石不雅。赏石清心,赏石怡人,赏石益智,赏石陶情,赏石长寿。刘旭松与石为友,此生无悔!他如今终于心想事成,建起别人没有我有、别人有我优的“云石轩” ,让曩昔箱中之盏、床下之石有了完美的归宿,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刘旭松表示:愿与天下盏朋石友谈笑此轩,把盏品苦茶,赏石愉人生!鄙人当天陪同《上饶日报》副总编姜迪飞莅临“云石轩” 参观指导后,即兴感言:中国一盏刘旭松,走遍天下打先锋,小小石头大世界,康庄大道随君奔。随行的江西省光阴名城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三上中央电视台、红遍全国的“柚子哥” 冯真亮也随兴作岀一首藏尾诗:赏石名人洋口刘,建盏文化春来旭,云石轩里不老松,文武双全世人赞。

作者简介:刘仁和,广丰区诗词学会会员、上饶市作协会员,《上饶日报》、《上饶晚报》、“江西新闻网”特约记者,广丰区光阴文化促进会指导、成员。

(0)

相关推荐

  • 消失的乐园还在地情感

    这块地,就是笔者的留兰之地,远处那个被凿开断面的山峰,就是笔 者时常写到的青梗峰.图片里面的白菜,是笔者种植的.这块地,原 本出产云石,会形成本地独有特有的奇石,所以,无论留兰之地,还 是青梗峰一带, ...

  • 你这么喜欢奇石,你和奇石之间肯定有故事,请把你的故事讲出来

    喜欢玩石头的人,都是对奇石是有浓厚兴趣的,对于自己的石头也是有感情的,玩石人和自己的石头之间也发生了很多的故事.想让你的奇石让更多的人知道,却不知道怎样宣传:想分享的赏石感悟却找不到合适的平台:想认识 ...

  • 玩石头的妙处,贰哥来说说

    奇石图片欣赏 在河滩捡石头时,总会有人问,捡石头干什么,我说玩呗.有的人就会说,石头有什么好玩的,是不是闲的慌?遇见这种人你也只有苦笑了.偶尔有亲戚朋友到家里来做客,看到家里的石头会问是买的还是捡的, ...

  • 玩石头就要做赏石文化的传播者,可一些人却成了奇石的封存者

    玩石头真的不差钱吗?这个还真不是,玩石头的人绝大部分人都会感觉钱不够用.既然不是,为什么任凭石头沉睡也不卖掉他们?我们来看一下他们的理由. 大部分石友玩石头是从捡石头开始,有条件捡石头的石友都有很多石 ...

  • 喜欢玩石头就要了解一下赏石文化,不要一谈赏石文化就懵了

    现在玩石头和喜欢石头的人越来越多了,我们知道玩石头离不开谈论赏石文化,但是好多石友一听到赏石文化这个词就有些懵逼了,觉得无所适从,赏石文化这个词显得很高大上.其实好多石友只是不懂赏石文化的概念和范畴而 ...

  • 赏石文化中的“形”与“意”

    中国的赏石文化起源很早,但真正赋予文化内涵的赏石活动则兴起于唐代,虽然经过了千百年来文人雅士的膜拜.研究.推崇,到今天为止却好像仍困惑对于艺术品来说石头是什么,或者说石头到底是不是艺术品,石头的艺术性 ...

  • 中晚唐赏石文化:赏石文化的第一座高峰(一)

    我国赏石文化源远流长,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赏石文化处于孕育发展期,仅有零星的自发赏石活动,不成系统,影响也不大.魏晋南北朝时期,道家文化.山水文化.美学思想都为赏石文化兴起和发展创造了条件,终于在中晚 ...

  • 群英荟萃(中晚唐赏石文化:赏石文化的第一座高峰(二))

    接上篇: "群英"中有许多诗人,他们留下的赏石诗,是当时赏石文化活动的生动记录和第一手资料.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中唐诗人.他和白居易是好友,一同欣赏过牛僧孺的奇石, ...

  • 气象万千(中晚唐赏石文化:赏石文化的第一座高峰(三))

    接上篇:  贰  奇峰突起,景象万千-- 盛极一时的中晚唐赏石文化 1.赏石理论初步形成 从赏石诗文中可以看出,中晚唐已经初步形成了赏石理论. 第一,开始有了品评奇石的标准.中晚唐开始品评石种的优劣和 ...

  • 以意相石——管窥中国古代赏石文化由“形”向“意”的心路历程

    清初郑板桥曾在石画上题过一段文字,其中点到了米芾和苏东坡两位赏石大家的赏石观. "米元章(米芾)论石,曰瘦.曰绉.曰漏.曰透,可谓尽石之妙矣.东坡(苏轼)又曰'石文而丑'.一'丑'字则石之干 ...

  • 赏石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高雅与世俗之争的本质是什么?石友:没想过

    友好提示:这篇文章写得稍微深奥了一些,也许您会感到枯燥,希望石友能耐心阅读,全文用时6分钟左右. 文化赏石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说到文化就会让人想起高雅这个词,这也就是人们的共识:玩文化要往高雅的方向玩 ...

  • 漫谈唐宋时期赏石文化以及文化名人

    一个行业的兴起是由社会需求和经济利益推动的,任何高大上的东西都离不开这样的规律.经济是一切繁荣的基础,当然也是文化繁荣的基础.唐朝盛世把诗歌文化推向了高峰,唐诗也成为了那个朝代的文化名片. 灵璧石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