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志瘀积针灸穴位

​梅核气主要因情志不畅,肝气郁结,循经上逆,结于咽喉或乘脾犯胃,运化失司,津液不得输布,凝结成痰,痰气结于咽喉引起。梅核气这种情况主要因情志不畅,肝气郁结,循经上逆。针灸治疗可以用毫针刺廉泉穴,针尖向上刺至舌根部,并令生病的人作吞咽动作,至异物感消失为止。通常来说,大椎、天突两个穴位一前一后,同时艾灸的话也能起到比较不错的效果。还可以取合谷、内关、太冲、丰隆等穴,中等刺激。良好的心理状态也很重要,规律的生活、宽松的环境更有利于本病恢复

(0)

相关推荐

  • 情志不遂,肝气郁结导致梅核气?中医经方“半夏厚朴汤”给邪以出路

    情志不遂,肝气郁结导致梅核气?中医经方“半夏厚朴汤”给邪以出路

  • 情志不遂,肝气郁结导致梅核气?中医经方'半夏厚朴汤'给邪以出路

    情志不遂,肝气郁结导致梅核气?中医经方'半夏厚朴汤'给邪以出路

  • 慢性咽炎的胳膊上有个“化痰穴”,每天拍打50下,嗓子马上清爽

    大家好,我是雷师兄 今天呢 来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梅核气,那很多人会问 什么叫梅核气 其实很简单,就是总感觉这个 咽喉这个地方啊,跟有一个梅核一样啊,吃过梅子的都知道啊.梅子里边有一个 我们家核. 好像卡 ...

  • 辨证论治(五五)

    我们前面学了肝阴虚证,现在我们来学习肝郁气滞证,首先我们来对肝郁气滞证进行一下解释:肝郁气滞证是指由于肝的疏泄功能异常,而导致气机郁滞所表现的证候. 肝郁气滞证在临床上,病人常表现为胸胁或者少腹胀满窜 ...

  • 『养生之道』月经不调先疏肝

    受访专家: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王世东 月经不调是妇科常见疾病,我国近两成女性受此困扰.月经不调以月经周期.经量.血量异常为特征.周期不足21天为月经先期;超过35天并少于6个月者为 ...

  • 七里:活血除瘀 | 董氏针灸 穴位解读

    董氏针灸 穴位解读 七 里 穴 八 八 部 [ 取 穴 ] 大腿外侧,中九里穴下二寸处是穴. [ 归 经 ] 入心.肺二经. [ 穴 性 ] 通经活络,活血除瘀. [ 主 治 ] 皮肤病,半身麻痹,腿 ...

  • 一针见效的针灸穴位

    牙痛穴 牙痛不是病,疼起来真难受,老李先抛开牙疼的诊断,鉴别诊断.不谈,单独说牙痛在针灸的治疗过程当中的有效穴位. 今天探讨的牙痛穴位是传统的针灸穴位. 上牙痛与下牙痛因所属经络循行部位不同,取特效穴 ...

  • 〖董氏奇穴〗针灸穴位8图荟萃

    〖董氏奇穴〗针灸穴位8图荟萃

  • 中医针灸穴位速记秘诀

    很多朋友想学习中医针灸,可是会遇到一个问题:怎么记忆经络穴位?其实,学习中医针灸穴位有不少的巧记方法,及背诵经络穴位的记忆秘诀的!不少人都反映经络穴位挺难记忆的,而且人体有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还有那么 ...

  • 平衡针灸穴位图(共38穴)

    针 灸 头颈部常用平衡穴位(共9穴) 1.升提穴(BP-HNl)定位:此穴位于头顶正中,前发际正中10cm(5寸),后发际直上16cm(8寸)出,双耳尖2cm(1寸)处. 局部解剖:血管分布有帽状腱膜 ...

  • 手出汗的针灸穴位

    手出汗的针灸穴位

  • 中医针灸穴位速记歌诀

    中医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法是把毫针刺入患者身体某一穴位,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它是基于中国医学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 ...

  • 王文远平衡针灸穴位图(共38穴)

    上肢部常用平衡穴位(共11穴) 1. 臀痛穴(BP-UEl) 定位:此穴位于肩关节腋外线的中点,即肩峰至腋皱壁连线的1/2处. 局解:布有旋肩胛动静脉,臂外侧皮神经和第一,二肋间神经,深层为桡神经. ...

  • 针灸穴位治疗各类痛证

    针灸止痛的效果是有目共睹的,现介绍8个穴位,对缓解各类疼痛有显著效果. 针刺风池穴治疗偏头痛 取穴:风池穴.属足少阳胆经,为手足少阳.阳维脉的交会穴.在颈项部,当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