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菌那点事(6)

(5)支承架系统

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灭菌支架车。这个东西本身没有太多花哨,就是规格上要与培植容器配套的周转筐协调,同时也要结合锅体空间来对应,既不能太多宽裕,也不能局促,要方便操作,又高效利用空间。这个必须在采购时就预先决定,交由厂家制作。因为这样的理由,在整个厂子的建设中,不能变来变去,实际上,包括工作机械在内,都有规格配套的必须,所以必要从一而终。另一方面是结构,这个要求轻灵的移动,同时所有构造能够承受灭菌条件下的湿热高压,因此对材料要求甚高,架体通常使用304不锈钢管材,好的要使用316管材。

脚轮都是聚氨酯材料的或者加纤维尼龙的,如果理想一些,最好是钢芯轮,这样的脚轮使用寿命才比较长。不好意思的一个问题是,这种东西国产的不论如何宣传,总不如进口美日欧的产品。因为周转的关系,通常每个灭菌锅配一套是不够用的,至少要两套,考虑偶有破损和不可预计的占用,实际上还要有更多的余量才好。

方锅用的支承架只有一种形式,也是方方正正的,而圆锅很可能会有方车和圆车两种形式。圆车的空间利用率更高,方车空间有点可惜,但效果就更加可靠,因为留下的弧形空间对温度的均匀有很大好处。

如果不是厂家配套设计的支承架,自制的话,也一定要考量各种规格参数,同时确保车架与锅壁之间有不小于10厘米的空隙,架与架之间也应该有5-8厘米空间,这是锅内气体对流循环的必须。

(6)制造和使用的权变

高压设备降低灭菌压力使用,成为亚高压设备,既可以是制造方面的变化,也可以是使用方面的权宜,当设备使用到一定年限的时候,未必报废,虽然要考虑安全,也要考虑经济,这个时候,采取降低压力的方法,就是不错的选择。

在控制系统一节,我们谈过调节因素,而高压设备当亚高压设备用的时候,也只有调节参数这个工作了。

如果是直接制造亚高压设备,就是制造企业的权宜之计了。

反过来,微压灭菌器则是在常压有限空间灭菌器基础上加强压力承受能力,不妨称之为常压灭菌器的加强版。本号去年曾介绍过一家农民自制灭菌器的故事,那就是一个微压的例子,不过那人沾沾自喜,以为天下唯此一家,那就错了,在一些大产区,这样自制的设备已经比较普及了,最近,河南西峡的关良洲先生就把他的微压设备效果发布到微信上,大家都很羡慕。

微压灭菌器安全系统则要参照常压灭菌来考量,可能是较小的泄气孔,还有在泄气孔上加装哨子,通过声音尖锐程度指示压力的,非常有趣。专业工厂化生产的微压设备目前还没有面世,所以,微压灭菌的无人值守条件也不存在,最多是通过简易的温控器控制锅炉进气。

专门的微压灭菌安全系统也有待成型,但高压亚高压灭菌器如果具备微电脑控制系统,那就可以自由选择具体压力范围。

(待续)

(0)

相关推荐

  • 药厂洁净车间的压差表你会装吗?

    一般药厂洁净室使用0-60pa微压差计. 不建议选用红油式微压差计. 差压表的主要用途: 空气压差表适合于空气的微压差测量,它广泛应用于制药和微电子产业对环境微压差的检测显示.压差表可采用嵌入方式或悬 ...

  • 锅不好洗又慢热?小伙入手网红微压不粘锅,煎炒煮炸炖样样通

    常言道,听人劝吃饱饭,但如果是老板劝你,你可要学聪明点.你看我就很谨慎,午休时碰到部门经理,从来不谈工作--因为我早就发现他对吃蛮讲究,一提到烹饪技巧就见他如数家珍,于是话题也往美食上飘.前两天俩人聊 ...

  • 灭菌那点事(链接索引)

    灭菌那点事(1) 灭菌那点事(2) 灭菌那点事(3) 灭菌那点事(4) 灭菌那点事(5) 灭菌那点事(6) 灭菌那点事(7) 灭菌那点事(8) 灭菌那点事(9) 灭菌那点事(10) 灭菌那点事(11) ...

  • 灭菌那点事(24)

    本系列是所有文章里拖延时间最长的,历时超过一年,真的是很对不起大家.等今天这篇发完结束,明天就把这个系列全部文章做一个集中链接,方便大家阅读. 最后这一篇,替自己做一个广告. (全文完) 作    者 ...

  • 灭菌那点事(23)

    十一.灭菌效果的监控与检定 灭菌效果的检定,对不同对象的生产者来说,意义.要求和方法及对策都不一样,目的也不一样. 常用的灭菌效果检定方法,有如下几种,这些方法得出结论的时间是不一样的.a.空白培养法 ...

  • 灭菌那点事(22)

    十.灭菌操作程序的规范与修正 灭菌的直接操作程序,多数在设备说明书上有,但书上的说明,却不是唯一的办法,甚至不是最佳的方案. 比如,关于灭菌锅锅门的开关,一般认为是关好再排放蒸汽为标准,但假设进气口可 ...

  • 灭菌那点事(20)

    6.内吸 应该是关于本话题最高潮的内容了. 内吸和外吐是两个必然的过程,这个说穿了叫原料的呼吸,很多人对此的关心其实太过广泛了,实际上即使没有灭菌过程,正常环境状态下的原料也要呼吸的.而且呼吸有两种, ...

  • 灭菌那点事(19)

    4.冷却速度的讨论 关于冷却速度,前面的理论似乎表明是越快越好,不过实际生产的时候,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东西出现,因此是不是越快越好,除了同时考量条件成本以外,还要考量必要性. 通常实验室的冷却都是自然 ...

  • 灭菌那点事(18)

    七.冷却 食用菌物料冷却技术的目标,就是在尽量避免物料不良变化(美拉德反应和热过度反应)的同时,防止物料与空间气体交换时带入杂菌.冷却环节常常成为整个培植过程中的重灾区,这就是对于技术细节掌握不够很容 ...

  • 灭菌那点事(17)

    4.食用菌灭菌锅设计的效果考量 食用菌灭菌锅的大小形制,对于效果的影响,除开基于前面讲过的物理原理的东西外,现在要增加考虑的是规模和匹配的最佳. 既然大型灭菌锅存在诸多问题难以解决,那么在运行的经济和 ...

  • 灭菌那点事(16)

    2.灭菌过度的前因与后果 以美拉德反应为解释基础,加上热过度反应的概念,我们就可以很容易的分析灭菌过度的状态是怎样造成的,这里面参照系是手提高压灭菌锅. 手提医用高压灭菌锅是常见的食用菌试验用灭菌设备 ...

  • 灭菌那点事(15)

    七.灭菌概念的重新定义 前面我们简单分析了灭菌过程的几个基本化学变化,总体的结论是:物料受热的时间越长,变化越不利于食用菌的消化吸收.不仅如此,应该认为这些变化的某些产物还对食用菌有很大的不利,因为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