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虚、心虚、脾虚、肝虚?古代名医治疗“虚证”各有绝招,堪称经典

导读:补法是中医治疗“虚证”的一项基本方法,本文详解了心、肝、脾、肺、肾的补法,以及古代著名中医大家所创的需补方剂,实在是妙不可言!
简谈中医的“补法”
“补法”是中医根椐辨证论治的原则,选用具有补益、强壮等作用的药物,经过配伍,组成方剂,来补充人阴、阳、气、血、营、卫、津、液等的不足,调整脏腑功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以消除各种虚弱证候,达到强壮身体、恢复健康的一种治疗方法。在中医常用的治病八法(汗、吐、下、和、温、清、补、消)中,补法也占有重要的地位。补法是中医治疗“虚证”的一项基本方法。下面分四个方面来谈。
古代有关“补法”的一些记述
在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古典医著《内经》中,明确地提出:“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损者益之”、“补上治上制以缓,补下治下制以急,急则气味厚,缓则气味薄”等有关补法的使用原则及大法。在《内经》中还有一张补法的复方,方名四乌贼骨一芦茹丸。
方内除乌贼骨、芦茹(即茜草根)外,还有雀卵,并用鲍鱼汁送服,功能补肝肾,益精血,通血脉,和肠胃,用以治疗“血枯”经闭的病症。由此可知,补法在临床上的应用是相当早的。
嗣后《难经》又提出了“虚则补其母”的方法,即用间接的补法以治疗虚证。在《神农本草经》中已有多种补药的记述,如人参、山药、菟丝子、杜仲等。
到汉代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著《伤寒杂病论》十六卷,在补法方面,也在前人的基础上,有了很大发展。
现仅举一些药方为例,如:益气助阳药方有附子汤、理中丸等;养阴助阳药方有金匮肾气丸、芍药甘草附子汤等;养阴益血药方有芍药甘草汤、炙甘草汤等;养阴清热药方有黄连阿胶汤、竹叶石膏汤等;
急救回阳药方有四逆汤、白通汤等;温中助阳药方有小建中汤、四逆加人参汤等;扶正祛邪同用的药方有麻黄附子细辛汤、白虎加人参汤等。
张仲景的著作,可以说是承前启后的,对后来的医学发展,有很大影响。在补法方面,对阴、阳、气、血、津、液等的补益,指出了药方组织的规范。他传下来的很多处方,至今仍在临床广为应用,并且确有良好疗效。
唐代王冰对《内经》的理论,又有所发展。后人称他的理论是“发《内经》所未发”。在补法理论方面,他指出,治元阳之虚要“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治真阴之竭主张“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等。这些理论对后来医家补肾阴、补肾阳的方法,有很大影响。
宋代名医钱乙,在补法方面,也有新的发展。他指出,小儿阴气未盛,阳气柔弱,不宜过用香窜药。主张治小儿肺虚喘促,用阿胶散;治肾怯失音、囟开不合、神不足、白睛多、面白,用地黄丸(即六味地黄丸)。并创制了不少补方,如六味地黄丸、五味异功散等,至今仍为医家所沿用。有人说他在补法上给后世的“滋阴派”起了倡导作用,是有一定道理的。
宋金时代的张元素创“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在补法方面,把每脏每腑的补法和补药,列举很详细,在灵活用药方面给后人以很大启发。张元素的弟子李东垣则主张要重视脾胃阳气的补健。
他认为脾胃与人体的元气、精气的滋生及升降运动有密切关系,创升阳补气的方法,制订了补中益气汤、调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等不少健脾益气的药方。在补脾胃方面有很大的发展。
至元代朱丹溪又创“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对滋阴法又有发挥,后人称他为“滋阴派”的倡导者,后来的温病派受其影响很深。
明代张景岳创“新方八阵”,其中有“补略”“补阵”。他很注重补肾,创有大补元煎、右归饮、左归饮、右归丸、左归丸、玄武豆等补肾药方。
明末绮石,对于虚劳症运用补法有较多的实际体会,著《理虚元鉴》二卷,创“理虚三本”、“理虚二统”等说。
清代最大的发展是以叶天士、吴鞠通等为代表的温病学派的崛起。在补法方面,对高热病后形成虚证的理论、治法、方药,都有新的创见。认为温热之邪最易伤阴、灼津,故多用增液、生津、濡润、养阴的药品以治其虚。创制的药方如:益胃汤,沙参麦冬汤,一甲、二甲、三甲复脉汤,大、小定风珠等,在补法上又有一大进步。
常用的补法和方药
一般说,“补法”主要是用来治疗“虚证”的。但虚证中又有五脏六腑的虚证,其中又分心气虚、心血虚,肾阳虚、肾阴虚等等更具体的虚证。所以应用“补法”时,一定要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作具体分析,辨清“证候”,选择用药,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绝不可机械死板地生搬硬套。今把临床常用的补法及其方药,简介如下,以供参考。
一、补心法:适用于心虚证。心虚证又分为:
(1)心气虚:多见神倦欲寐,心慌气短,惊悸自汗,脉虚软等症。
(2)心血虚:多见怔忡,失眠,健忘,恐惧易惊,虚烦盗汗,舌红脉细等症。
(3)心阳虚:多见胸部闷痛,喜暖怕冷,心痛彻背,心慌气喘,或心下有水气,心悸不得平卧等。
补心气常用的药物有五味子、人参、茯神、远志、菖蒲等;常用的方剂有益荣汤、远志补心汤、定志丸等。
补心血常用的药物有当归、丹参、地黄、柏子仁、酸枣仁、乳香、没药(后二味祛瘀生新,以通为补)等;常用的方剂有补心丹、养心汤、柏子养心丸等。
补心阳常用的药物有桂心、桂枝、薤白、细辛、干姜等;常用的方剂有枳实薤白桂枝汤、千金细辛散、瓜蒌薤白白酒汤、桑苏桂苓汤(适用于水气凌心)等。
二、补肝法:适用于肝虚证。临床上常见的肝虚证有:
(1)阴血虚:多见头昏目暗,胆小易惊,惊惕肉瞤,筋挛难伸,手足瘈瘲,爪甲凹陷失荣,头晕风眩,月经量少或后延或不来,脉弦细等;如因阴虚而致肝阳偏亢的,常见偏头痛,易怒,烦躁,烘热,耳鸣,目眩,脉弦细而数等。
(2)肝经虚寒:多见少腹冷痛,坠胀,睾丸寒冷坠痛,疝痛,睾丸抽痛,脉弦迟等。
补肝阴、养肝血常用的药物有白芍、当归、地黄、何首乌、阿胶之类,阴虚阳旺的要加用生牡蛎、珍珠母、生石决等以潜纳肝阳;常用的方剂有杞菊地黄丸、归芍地黄丸、三甲复脉汤、大定风珠、珍珠母丸等。
温肝祛寒常用的药物有吴茱萸、小茴香、沉香、肉桂、葫芦巴、荔枝核之类;常用的方剂有暖肝煎、吴茱萸汤、加味橘核丸等。
因为肝肾有“同源”的关系,所以补肝法又往往同补肾法结合应用,须互相参看。
三、补脾法:适用于脾虚证。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生化气血,升发清阳以荣养全身。脾虚证可分:
(1)脾气虚:多见消化不良,懒食,腹胀便溏,四肢倦怠,面色淡而欠光泽,舌苔白,脉濡软等。
(2)脾阳虚:除以上见证外,还可兼见腹痛喜暖,大便清稀,四肢发凉,脉迟等。
(3)脾阴虚:脾与胃相表里,所以脾阴虚往往与胃阴虚同见,常发生在髙热性疾病或大吐大泻之后。主要表现为消渴善饥,嘈杂,口干舌燥,大便干涩,舌红瘦,苔剝脱,脉细等。
(4)中气下陷:脾为后天生化之源,脾气也称中气。脾虚中气下陷时多见腹部发坠,脱肛,脏器下垂,久泄难愈,崩漏不止等。
补脾气常用的药物有党参、人参、太子参、白朮、茯苓、甘草、山药、芡实之类;常用的方剂有健脾益气汤(原四君子汤)、五味异功散、参苓白朮散等。
温补脾阳常用的药物有干姜、吴萸、高良姜、附子之类;常用的方剂有附子理中汤、良附丸、桂朴汤等。
治疗脾阴虚常从养阴入手,常用的药物有麦冬、玉竹、石斛、天花粉、乳汁、冰糖之类;常用的方剂有益胃汤、五汁饮、玉泉丸、柔脾汤等。
治疗中气下陷,须在补脾气的基础上配用升阳益气的药物,如炙黄芪、升麻、葛根、柴胡之类;常用的方剂有补中益气汤、升阳补气汤、举元煎等。
四、补肺法:适用于肺虚证。肺虚证可分为:
(1)肺气虚:主要表现是气短,呼吸乏力,声音低,懒言语,或久咳吐白稀痰,脉虚软等。
(2)肺阴虚:主要表现是口干咽燥,干咳无痰或痰带血丝,声音嘶哑,皮毛憔悴,下午低热,脉细数等。
补肺气常用的药物有黄芪、人参、党参、五味子、蛤蚧之类;常用方剂有人参蛤蚧散、补肺汤、五味子汤等。
补肺阴常用甘凉生津、润燥濡养之品,如麦冬、天冬、沙参、百合、石斛、天花粉、藕汁、梨汁、阿胶等;常用方剂有固金汤、清燥救肺汤、沙参麦冬汤、养阴清肺膏、秋梨膏等。
五、补肾法:适用于肾虚证。肾虚证又分为:
(1)肾阴虚:主要表现是梦遗盗汗,性欲亢奋,小便赤涩,腰痠,盜汗,下午潮热,五心烦热,口干咽燥,夜间口渴,脉弦细数等;如因肾阴虚而虚火上浮,则可兼见咽干喉燥或喉痛,牙痛,或干咳少痰等。
(2)肾阳虚:主要表现是阳痿滑精,性欲减退,静卧少言,目不欲睁,睾丸冰冷,尿清白而频数,或二便失禁,腰痠畏冷,五更泄,尺脉缓弱等。
(3)阴阳俱虚:临床上一般简称肾虚。主要表现是腰痠腿软或腰膝痠痛,遗精,阳痿,早泄,性器官发育不全,睾丸坠胀,牙齿生迟或过早脱落,或佝偻,尺脉细弱等。
补肾阴常用药物有生熟地、女贞子、元参、沙苑蒺藜、石斛、龟板、鳖甲、龟板胶、阿胶等;常用方剂有六味地黄丸、一阴煎、左归饮、秦艽鳖甲散、大补阴丸等。
补肾阳常用药物有附子、肉桂、仙灵脾、补骨脂、仙茅、鹿茸、海狗肾、黄狗肾、海马、巴戟肉、阳起石等;常用方剂有桂附地黄丸、右归饮、煨肾散等。
治疗肾阴阳俱虚的常用药物有桑寄生、川续断、杜仲、枸杞子、山萸肉、莬丝子、熟地、山药、鹿角胶、胡桃肉、狗脊等;常用方剂有青娥丸、打老儿丸、无比山药丸、健步虎潜九等。
补肾法常与补肝法结合应用,应互相参看。
六、脏腑兼病补法与补六腑法:临床上的多种病症,其症候表现往往不限于一脏独虚,在运用补法时就应该有所兼顾。如:
心肺气虚,治宜补益心肺,用保元汤加减;心脾两虚,治宜补益心脾,用归脾汤加减;脾肺两虚,治宜补脾益肺,参苓白朮汤加减;肺肾阴虚,冶宜滋补肺肾,麦味地黄丸加减;肝肾阴虚,治宜滋补肝肾,用一贯煎加减;脾肾阳虚,如见证以腹泻为主,以四神丸、附子理中汤加减;见证以水肿为主,方用真武汤、实脾饮等加减。故在辨证上须下一番功夫,这样处方才能比较地契合病机。
补六腑的方法,一般都包括在其相表里的五脏中。例如补胃阴法即包括在补脾阴法中,补膀胱法也包括在补肾法之中,不再一一重复。
但有的腑在治疗时又须结合它的特点。例如大肠阳虚时,一般出现泄泻,常结合健脾、补肾(肾司二便)去治疗。但大肠阳虚也可出现便秘,这主要见于老年人。这是由于阳虚生寒,寒气凝滞于大肠,大肠传导无力所致,治疗时须结合补肾阳的方法。常用药物有肉苁蓉、当归、硫黄、熟地等;常用的方剂有半硫九等。
再如膀胱和小肠虚时都可发生尿失禁、遗尿等症,也须结合补肾法治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