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无为7:任何事情,揽功就是贪欲。心中没有图谋,就得清静
相关推荐
-
大道泛兮 其可左右, 道德经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四章 大道氾兮,其可左右.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 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大道氾兮,其可左右 氾,同泛,广 ...
-
《道德经》里的五十二个成语,洞见老子的智慧。并附赵孟頫《道德经》书法全文及我对成语出处该章的解读。
约2512年前的一天,一位八十岁的老者,骑着青牛,从函谷关准备西行. 关令尹喜见紫气东来,知有圣人过关.来人正是老子.他迎入老子,斋戒问道,并请老子著书,以惠后世.老子乃著道德五千言授之,遂去,不知所 ...
-
《道德经》第三十四章: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原文: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第一部分: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大道泛兮,大道充满 ...
-
职场思维:如何利益最大化?不是独占!而是分功!
突厥人的一部分兰池胡人,康待宾,发动叛乱的时候,唐玄宗命令郭知运与王晙联合出兵征讨:王晙告诉玄宗,朔方军的兵力足够平叛之用,请玄宗命令郭知运撤回陇右.尚未等到回音,郭知运已率部抵达,因此两人关系出现裂 ...
-
大道无为最智慧,争来争去为什么!
点上方播放键收听本文语音版 01 清静经里有一句话:"上士无争,下士好争". 怎么解?上士,下士好说,争是什么意思?这里面可以这样理解. 单看一句"上士无争", ...
-
大道无为,投资要学会适当放弃
一.贪婪的惩罚,学会放弃一些机会 "从前有个渔夫,生了5个孩子,一家7口靠着渔夫打渔为生,但是随着众多渔民的大量捕捞,渔越来越少.而渔夫生的孩子又多,需要的口粮也多,生活难以为继.于是妻子来 ...
-
大道无为29:摆脱“身体即我”带来的束缚,你就会宠辱不惊
<道德经>云: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 ...
-
大道无为28:排除外在诱惑,保持内心的清静,你就是自己的主宰
<道德经>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这段文字属于排列句.意思看似复杂,内容其实归一. 五色. ...
-
大道无为27:“无”的道理告诉我们,防大于治
<道德经>云:"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这一段文字,老子举了三个生 ...
-
大道无为26:不占、不贪、不主宰,这就是大道之德
<道德经>云: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生之畜之:大道能催生万物,让万物选择适合自己的环境生生存并成长.这里体现的是大道有"好生之德". 生而 ...
-
大道无为25:抛弃个人意志,让一切顺其自然
<道德经>云: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对于这八个字,很多学者.专家都没有做详细的理解.最多的解释就是"知通智",无知,就是不玩心智.在我看来,这是不妥的. "知 ...
-
大道无为24:安静守己,涵养定力
<道德经>云:天门开阖,能为此雌乎? 天门:指的是人的眼.耳.口.身等与自然外界的接触关口.门户. 开阖:指的是人的各种感官的自然生命活动,如眼睛的视,耳朵的听,鼻子的呼吸,皮肤的触觉,等 ...
-
大道无为23:统治者没有自己的利益,顺从民意,就是无为而治
<道德经>云: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这句话的意思很容易懂:爱护百姓,治理国家,能做到无为吗? 这里的"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道家文化的核心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