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徐大椿《道德经注》:道可道第一
相关推荐
-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道德经解读. 大多数学者所解读的道德经,皆是从文学和哲学方面解读的.现在,我就从修炼者的角度,来解读下道德经. [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 ...
-
《道德经》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老子.公刘版>上卷 第一篇.道者,万物之奥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经文註解: 道者,万 ...
-
道德经第一章译文——原文对照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一章(道经) 第一段: ...
-
《道德经正解》第一章[道可道,非恒道]
<道德经正解>总联: 大道专精原无二: 明德谦下本一心.(天地日月) 第一章[道可道,非恒道] [联曰] 玄道始妙无欲观: 形名原微有志察. [古文]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 ...
-
精读徐大椿《道德经注》:致虚极第十六
原文根据古籍整理 由子归明断句和疏义 上一章讲,超凡入圣的得道之人是什么样子,本章接上文,讲如何才能超凡入圣,具体讲圣人如何明道察物,如何以道治天下. 本章内容还涉及道家养生和修炼的基本原理,可以 ...
-
精读徐大椿《道德经注》:古之善为士第十五
上一章讲,道是什么"样子",圣人如何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本章接着讲,为道之人又是什么样子的. 在先秦语境中,有志于道者称为士,为士和为道是一个意思.或许我们大多数人都没法在生 ...
-
精读徐大椿《道德经注》:视之不见第十四
[明论]前面几章都在讲,要弃人道,行天道.那么,"道"到底是什么呢?"道"到底长什么样子呢?很多人读到这里可能就会有这样的疑惑,所以,<道德经>在行 ...
-
精读徐大椿《道德经注》:五色第十二
[明论]上一章讲到,以无为用,以道统御万物之利的道理.本章承接前面数章的意思,再次强调,圣人治世应当去人复天. 先来简单梳理一下这几章的思想脉络: 上善若水第八,从正面主张效法天道利万物而不争 ...
-
精读徐大椿《道德经注》:三十辐第十一
上一章讲到,圣人应该无离.无疵.无为.无知,以此去人道而复天道.本章接着讲,天道贵无.以无为用的道理.天道集虚,有无相生,利用相成. 本章的内容,对我们处理个体与集体的关系,对于我们经营家庭和组织团队 ...
-
精读徐大椿《道德经注》:载营魄第十
上一章讲到,圣人应该弃人道.循天道,功成名遂之后,则退身守道.本章接着讲,具体该如何去人复天.本章的内容,十分精妙,既可用于治世,也可用于指导人们养生.修身,值得反复研读,仔细体会. [原文]道德 ...
-
精读徐大椿《道德经注》:宠辱第十三
[明论]上一章讲,圣人治世应当去彼取此,去人道而行天道.本章接着讲,圣人宠辱不惊,不以己身为身,而以天下为身,则可以替天行道,居天下之王位. 本章主要讲"圣王一体"的合法性问题,也 ...
-
《道德经》第二讲第一章《道可道非可道》
<道德经>第二讲 第一章 道可道也①,非恒道也②.名可名也③,非恒名也.无名④,万物之始也:有名⑤,万物之母也⑥.故恒无欲也⑦,以观其眇⑧: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⑨.两者同出,异名同谓⑩.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