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疫情莫焦虑,穿越情绪,看见情绪的正面意义 2024-06-20 19:02:22 这个春节,因为一场疫情,过得非常特别。本该走亲访友,朋友相聚的我们。只能守在家中,闭门谢客。我们好像失去了很多。不过,这个“意外”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比如,我们终于可以好好的休息一下了。比如,我们终于可以有更多时间陪陪家人了。比如,我们终于有更多的个人时间来思考了。 疫情当前,我们既要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也要守护自己的情绪健康,那么我们该如何消除恐慌和焦虑,稳定自己的情绪呢?疫情发生后,大家纷纷捧着手机或端坐电脑前,不时刷新,急切想了解最新动态。一时真的假的、褒的贬的信息接踵而来,让人眼花缭乱、难辨雌雄。在家待久了逐渐理解狗想要被带出去溜溜的心情从客厅到厨房,从厨房到卧室,然后看了看窗外最终决定去卧室。不上班一天还行,不上班一个月,还不能出门看电影、唱K、聚餐,在家大眼瞪小眼的,能干嘛?生活节奏全乱了。 曾经那些抱怨没时间看书、成长、输出的人去哪了?都在焦虑呢,因为没有借口和挡箭牌可以用来拒绝成长和学习了。每一种心理防御机制,都有它产生的合理性,初衷是为了保护我们,但是,如果防御失当或过度防御,形成持续的压抑,就可能反受其伤。新冠病毒间接引发的心理危机,严重程度并不输给直接感染,只不过相对滞后而已。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产生各种负面情绪,诸如恐惧、惊慌、害怕等情绪,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生存本能。当我们的先祖在丛林中遇到危险时,这些情绪会随之而来,进而促进身体潜能的爆发,分泌肾上腺素,变得比平时更有力量去战斗或者更快的逃跑(fight or flight)。这种本能反应是一种全自动的,无需思考的本能,是我们能生存下来的核心竞争力。创伤不仅表现为“战斗或逃跑”,也表现为情感麻木、无法感受现实。 这两种状况所激活的脑部层次是不同的:哺乳类动物脑负责激活战斗或逃跑系统,负责保护自我、防止自我陷入情感麻木状态;它的主要功能是保证身体的安全。在原始远古时代,当生命随时受到威胁,被野兽吃掉。所以一发现威胁、危险,马上就逃跑。用最快的速度冲刺,保证身体的安全。而爬虫类脑负责激活崩溃系统。当战斗或逃跑反应不能克服危机,我们会激活我们最后的警报系统:爬虫类脑。这个系统最有可能在我们被攻击者抓住而无法行动,或我们年纪还小无法逃脱可怕的养育者时激活。 创伤不仅表现为“战斗或逃跑”,也表现为情感麻木、无法感受现实。这两种状况所激活的脑部层次是不同的:哺乳类动物脑负责激活战斗或逃跑系统,负责保护自我、防止自我陷入情感麻木状态;而爬虫类脑负责激活崩溃系统。战斗或逃跑反应不能克服危机,我们会激活我们最后的警报系统:爬虫类脑。这个系统最有可能在我们被攻击者抓住而无法行动,或我们年纪还小无法逃脱可怕的养育者时激活。所有你的情绪是本能自带的,只是在一些环境下激发出来而已。 当你发现自己已经处在焦虑、失眠等状态时,第一步是自我感知并调节。你需要了解自己的感受,懂得自己现在的痛苦情绪来自于哪里,并分清楚想象、网络与现实的区别,努力把自己放在当下。及时叫停,转换场景。当你在网络上刷各种疫情消息刷到停不下来时,你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强行让自己离开那个状态,选择小说、电影或游戏。如果你没办法通过这些途径放松下来,可以通过写日记、向别人叙述等方法,试图完整的描述自己的感受。 我们可以试着回忆一下,当我们以前面对压力时,使用了哪些情绪应对方法。如果现在依然有用,那么可以继续使用。此外,我们还可以:试着合理地宣泄情绪,如做一些室内运动、在一张纸上写下自己的烦恼和焦虑,然后问问自己这些,真的是你情绪的源头么?这些情绪在提醒你什么?在危机时,尽量控制自己每天接收有关信息的时间不超过一个小时,而且多从权威可靠的媒体理解信息,同时主动了解相关知识,同时学会判断和筛选信息来源。疫情从发生到蔓延开来,网上各种信息不断,学会判断和筛选信息来源,是减少恐惧和焦虑的有效办法。过量的信息可能会增加焦虑情绪的蔓延,建议在睡前不宜过度关注相关信息,不道听途说,关注必要的信息,减少杂音。 当我们心理更平静时,我们的免疫系统就会增强,我们焦虑时就更容易患上疾病。你的一些情绪是在提醒你,你需要看到这一点。给自己一次活得更好的机会这一生,你准备怎么活,这一次,你想好了吗?未来你准备做点什么:尝遍天下美食?走遍天下路?享受此时此刻?尽情的爱一场?看花开花落?还是尽你的力量去帮助他人?都可以,你只需要去找到这个意义面对现在的疫情,我们能做的是照顾自己,关心身边人,留心身边的美好。 疫情是人生的缩影,你如何对待它就如何对待你的人生,这面疫情的照妖镜,照出了人生百态。我们所要做的只是持心自守前面的路还很远你可能会哭但是一定要走下去因为人生的寒冬,终会回暖。 作者简介:小贤老师 赞 (0) 相关推荐 《认知觉醒》:焦虑的根源,在于缺乏耐心 焦虑无处不在.我们那么努力地生活,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浑浑噩噩地过日子,混混沌沌地生活.内心发出一种声音,不能再这样蹉跎下去,但是找不到方向,也找不到方法,在渴望与不可得之间煎熬. 一.什么是焦虑 & ... 一线心理咨询师忠告所有人:“禁足”在家,务必做好四件事 一线心理咨询师忠告所有人:“禁足”在家,务必做好四件事 书评|《认知觉醒》:改变,从觉醒认知开始 改变,从现在开始. 文/漫随 保罗·柯艾略在<维罗妮卡决定去死>一书中写到:少年时代,她觉得选择为时过早,而现在已是青年,她又觉得改变为时已晚.可是她究竟把精力浪费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这个 ... 经常被情绪左右,怎么办? 这应该是多数人都有的问题 其实可以被塑造,有效解决. 01. 情绪从哪里来? 从心理学角度而言,它是人的内心世界对外表达的一种方式,当自己某些情绪刚出现时可以快速被别人觉察,以从沟通中得知彼此的状态. ... 焦虑在大脑中是如何运作的 当我们仰望星空时,我们可以看到宇宙的过去,夜空中的那些恒星大都是几十年前或者几百年前的样子.另外,我们还能看到两百多万年前的河外星系.借助天文望远镜,我们甚至能够看到几十亿年前甚至上百亿年前的星系. ... 化解焦虑的方法,原来那么简单! '焦虑的原因就两条: ⬇️ 想同时做很多事,又想立即看到效果. 简单来说就是欲望与能力的差距问题.' --<认知觉醒> 这几天在读<认知觉醒>第2遍,非常好的一本书.我会陆续跟 ... 《认知觉醒》:方法不对,努力白费 去年我看了12本书,但是现在想来,除了书名,其它的什么都没记住. 有段时间,看到各种干货文章,立刻点击收藏,然后就忘了: 报了各种技能速成班,满怀壮志地去学,却发现,要么坚持不下来,要么,除了笔记,其 ... 一个人的认知决定他的三观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验:想读完一本书时,看到一半就不看了,还不如打几盘游戏娱乐一下. 想减肥的时候,朋友约聚餐,看见美味的食物就想着吃完再减肥吧,不吃哪有力气减肥. 明知要优先做重要的事,但却每天被琐碎 ... 《认知觉醒》:“脱胎换骨”之术,成长解惑之书 文丨卿心君悦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了凡四训> 不得不说,我非常庆幸能够看到<认知觉醒>这本成长工具书,尤其是认真翻阅.整理 ... 《认知觉醒》:一本强烈推荐给父母看,可用于指导孩子学习的书 原创三月古木2021-01-28 12:12:00 有多少人读书前是被书名吓退的? 这本<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我觉得可算其一. 书名如此"科学",而书的 ... 人人都说焦虑是精神病,读了这本书,才知道焦虑是有生理原因的 如今,已经是一个无人不焦虑.无处不焦虑的时代. 年轻人的焦虑更甚,学业的压力.工作的挑战.情感的不确定.外貌形象的不自信.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重担--随便拎一项出来,都是妥妥的"焦虑之源&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