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书本《老子·德经》原文与白话
相关推荐
-
道德经【61-70章】
第六十一章(大者宜下)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 ...
-
《老子本义》第三十四章
<老子本义>第三十四章 原文 道汜(sì)呵!其可左右也,成功遂事而弗名有也.万物生焉,而弗为主,则恒无欲也,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可名于大.是以圣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为大也,故能 ...
-
德经之十、不出於戶、以知天下
帛书校订本: 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规于牖,以知天道.其出也弥远,其知也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弗为而成. 白话通译本: 不用出远门,就能够知道天下大事.不用看窗外,就能知道自然规律.走出门 ...
-
《道德经》学习感悟20200909
花了一个月左右的业余时间,读完了<道德经>全文,对老子的思想有了全面系统的认识,也有一些体会和收获. 老子所谓的道是圣人之道,老子所谓的德是圣人之德,是普通人所不能企及的.老子说要&quo ...
-
苏辙注道德经述成·德经·不出户章第四十七
德经·不出户章第四十七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苏辙:性之为体,充遍宇宙,无远近古今之异.古之圣人,其所以不出户牖而无所不知者,特其性全故耳.世之人为物所蔽,性分于耳目, ...
-
道德经原文 白话
帛书本<老子·道经>原文 第一段: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以观其妙也,恒有欲以观其所缴也.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天下皆 ...
-
帛书《老子》原文
原文地址:帛书<老子>原文 原文作者:大道本相 帛书<老子>原文<转载> 德论 01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 ...
-
帛书本《老子·道经》原文与白话
帛书本<老子·道经>原文 第一段: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以观其妙也,恒有欲以观其所缴也.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天下 ...
-
帛书《老子》全文贯通(道经)--玄易道人的博客
概论 一.道可于物,无有为玄 道,它是符合实际需要的.适用的.可以指导我们的日常行为的,这才成之为"道".道不是僵化的,是顺时应变.变动不居.并非是恒常不变的.名,当我们对一个事物 ...
-
典藏:老子帛书《德道经》(马王堆出土)
老子帛书 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版老子有甲乙两个版本,各有一定缺失,这是两版的拼合版. 德经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 ...
-
三尺讲经:老子帛书《德道经》(马王堆出土)卷一
拱手拜. 原文: 1.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2.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 3.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 4.失道矣而后 ...
-
帛书《老子》:甲本《德经》与乙本《道经》简体修复本
上篇:德经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失道矣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 ...
-
帛书老子-道德经原文,附送H5电子版
[道德经·德篇] 第一章 论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乃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 ...
-
《老子》原文及译文
<老子>,又称<道德真经><道德经><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 ...
-
《大学》完整版 四书之首,原文+注释+白话
<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全文约2400字.相传为曾子所作,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划分章节并注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