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情缘】崔兆咸:里下河的“送客老爷”
相关推荐
-
坡刘村史 民俗 婚娶——新婚后续
第三节.新婚后续 一.闹洞房: "闹洞房"就是在新郎新娘结婚的当晚,与新郎相好的朋友和一些爱热闹的乡党在晚饭之后去新房嬉闹玩耍,坡刘村人称之为"耍房". 闹洞房 ...
-
坡刘村史 民俗 婚娶—— 结婚
第二节 结婚 所谓结婚,就是按照一定的仪式,男方将女孩娶回家中,经过双方重要亲戚朋友,族中长辈,后来还有村中干部或单位领导参加的婚礼仪式之后,男女双方始为正式夫妻.在坡刘村人的心目中,这个结婚仪式 ...
-
索县旅游|藏族婚俗
藏族婚礼仪式独具特色.婚日一早,鸡刚叫头遍,新郎家的舅舅及亲友数人至女方家迎亲,新娘由亲戚女伴陪送.男家村邻每家赠送一桶清水,从门前依次排成长龙,最末一只桶旁,男方主人放置若干茶包,供新娘下马踏用,以 ...
-
【乡土情缘】崔兆咸:里下河丧主
里下河丧主 文/崔兆咸 苏北里下河民间丧事,至今还包含儒.佛.道三教色彩,其"关目经"多,容易产生混乱.加之"关心"丧事的人插嘴多 ...
-
【乡土情缘】崔兆咸:旧里下河的“芥子官”
旧里下河的"芥子官" 文 /崔兆咸 全面抗战前,苏北里下河乡下的各保(相当于现在的行政村)都有一个被叫作"当方"的"芥子官",由于时隔久远, ...
-
【乡土情缘】崔兆咸:民间吃穿行忌讳
民间吃穿行忌讳 文/崔兆咸 (江苏) 常言道"各处各乡风".旧时,苏北里下河地区的民间忌讳甚多,动不动就有犯忌的可能.今天本人炒一下这碗"冷饭",谈一谈穿戴. ...
-
【乡土情缘】崔兆咸:迎亲途中抢“上风”
迎亲途中抢"上风" 文 /崔兆咸 苏北水乡建湖等县,即便是封建社会,妇道人家也会傲慢.自豪地对男子汉们说:"你们可别小瞧了我们,我们哪个不是在出嫁时,不是一路走'上风'过 ...
-
里下河为亡灵点“神主” 文/崔亚 崔兆咸
在历史上,江淮之间的运河曾称里运河,又称里河,而大体上与范公堤平行.位于范公堤东侧的串场河则被称之为下河,介于里河与下河之间的地区,遂被称为"里下河",面积超过1.35万平方公里. ...
-
苏北里下河的“招魂葬” 文/崔亚 崔兆咸
苏北里下河腹部地区,曾有一相沿成俗的土葬法,即是昔无尸骨.今无骨灰的棺材下葬方式,名曰:"招魂葬". 当地人认为,人死后必须在阴间有个固定的安身之处,灵魂才不会飘落到荒郊野外,遭受 ...
-
苏北里下河地区的丧事斋饭 文/崔亚 崔兆咸
苏北里下河地区百姓家若有人去世,一般治丧三天,可是餐餐都得请吊丧者吃煮得很硬的米饭,还特别忌讳吊丧者用汤水泡着吃. 当地民众把丧家执行吊丧者吃的饭叫作"斋饭".这斋饭由于完全不同于 ...
-
昔瘟疫“拦往会” 文/崔亚 崔兆咸
民国18年(1929年)秋初,苏北盐城曾发生过瘟疫大流行.据当时已记事的幸存者讲:那时哭声遍野,路上昼夜报丧的和赴丧的人流不断,荒地蒲蓆卷(孩尸)多得成患,田边道旁新坟激增. 时间不长发生" ...
-
死人垫脚砖之争 文/崔亚 崔兆咸
在苏北无垠的水乡里,民间丧事,古来关目甚多,每件事还都有它的名堂经. 老者死后,头垫布枕,寓意老人高枕无忧地西去:其用来固定脚的"后垫脚砖",美其名曰"金砖垫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