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佰安‖难忘的石磨
相关推荐
-
小品文:磨 面
[悠悠往事] 磨 面 以前,人们磨面用的石磨,白鹿塬上人俗称磨子,磨面就叫"上磨子".磨子分为三部分,下边是磨台,中间是磨盘,上边是两页磨扇,靠上下磨扇的棱槽磨擦,把粮念磨成碎末. ...
-
华州推碨(wei)趣话
邮箱:3125136050@qq.com 推 碨 趣 话 作者 杜明科 推碨,推碨(碨音位)一词是什么含意,碨又是什么物品?这可能对当今四十岁以下的人,还真是个迷.不急,要揭晓谜底,您这就听我一一说来 ...
-
吴云峰丨乡村腊月豆腐香
豆腐,这个号称西施色泽的豆制品凭借其嫩滑的口感一直赢得芸芸众生的怜爱.此外,豆腐谐音"都富",这个吉祥的名称又其成为皖南农家逢年过节.祭祀先祖时的必备菜.在没有通电.没有通自来水, ...
-
【众家约稿】山村的石磨推着转
山村的石磨推着转 张国领 自小在山村长大,村上的几盘石磨至今难忘.原以为这是老家白峪村特有的东西,走出白峪村之后才发现,它是中国人用了上千年的劳动工具. 石磨原理简单,就是把两块直径约六七十公分.厚度 ...
-
【盘点老行业之六十七】锻磨匠
锻磨匠又称凿磨匠,是从石匠中分出来的一类专业匠人.过去将粮食磨成粉,都是用石磨来磨的,石磨用久了沟平齿钝,就要锻凿一下石磨的沟槽,这种石匠称为"锻磨匠". 石磨分为上下两扇,分别用 ...
-
石磨碾过的岁月
鲁北传统文化原创作品 第212期 石磨碾过的岁月 文/马士明 阳信民俗文化产业园一个展馆内陈列着纺车.耧耙等一些农村的老物件,有些我也认不过来,正中的一盘石磨却是熟悉. 去年夏天还看过老家村中唯一留 ...
-
推磨(回忆性散文)
推磨一词,百度上这样解释:推磨,在没有用上机器磨.电磨之前,北方吃粮食首先要用石磨把粮食(麦子.大豆.玉米等)磨成面,这个把粮食磨成面的过程叫"推磨". 记得小时候,我家的西屋里就 ...
-
金佰安‖我与扬琴
我这人性格有点孤僻,爱好不是很多,然而对乐器扬琴来说却是老早就喜爱的. 记得小时候每当县文工团到我们夜村镇演出,那对我们山沟里的一帮年轻娃来说就跟过节一般,从剧团的"先头部队"到达 ...
-
金佰安‖通往故乡的路
西安至商南2021年9月10日开通了绿皮动车,这标志着秦岭腹地的商洛已经跨入了动车时代.从西安出发到达我的故乡商州只需要1小时41分钟,这太令人兴奋了,老家的交通状况又提升了一个档次. 小时候我和小朋 ...
-
金佰安‖老家的糊汤面
要说起老家岩峪沟过去的糊汤面,我还真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的,多少年来我时时会想起.糊汤面是我们老家饭食中很有品味的一种,而我就是吃着老家的糊汤面长大的. 岩峪沟人过去的饭食都以糊汤为主,早饭喝稀糊汤.中 ...
-
金佰安‖疙瘩汤
疙瘩汤其实在我们老家岩峪沟就叫拌汤,小名应该是"泮汤".就这个名不见经传.很不起眼的地方小吃,却与我结下了不解之缘. 应该说从我记事起就开始吃这疙瘩汤了,那时节家里的生活很困难,面 ...
-
金佰安‖老家的小吃
老家岩峪沟有很多特色小吃,其中搅团和"蛤蟆鱼鱼"是我小时候常吃的一种饭食,几十年过去了,我还时时想起,似乎还能看到它那黄亮亮的样子,还能嗅到它那诱人的香味. 岩峪沟属浅山区,水稻田 ...
-
金佰安‖晒暖暖
晒暖暖,对于现代人来说几乎没有几个人听说过,但对于我们经历过二十世纪五十.六十年代生活的人来说,那都是亲身经历过且难以忘记的事情,想起来都有点心酸. 小时候所学的儿歌不多,其中母亲曾教给我们一首儿歌却 ...
-
金佰安‖粒粒皆辛苦
我出生在岩峪沟,小时候各方面的条件都很差,特别是学习条件更是谈不上,根本就没上过幼儿园,小学一至四年级上的还都是四个年级一起的复式班.然而就是在很小的时间,不知道在什么地方我倒学会了"锄禾& ...
-
【习作】内蒙古|王金《难忘的生日》|指导教师:陆芳
作者:王 金|指导教师:陆 芳[内蒙古阿左旗第一实验小学三年级4班]图文编辑:阿拉善文化艺术传媒 <难忘的生日> "我上个星期过九岁生日时,妈妈给我买了一个很大很大的生日蛋糕 ...
-
金佰安‖老家的煮馍
没到过老家岩峪沟的人绝对不会知道,沟里人所说的"煮馍"并不是在有着汤菜的碗里泡馍吃,它其实就是商州城里人所说的扁食,这在字面上是绝对讲不通的,但要探究为啥要把扁食叫成"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