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讲义-第四十五章 清静为天下正-道德真源

(0)

相关推荐

  • 第二部分17-35

    ​ 第17章:正确认识外界事物 [正文]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标注]①太上:这里指最好的基础,最好的状态 ...

  • 《道德经》通读 第五十章

    <道德经>通读   第五十章 原文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避兕虎,入军不避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 ...

  • 《道德经》导读(八)——德经(44-37)

    第四十四章  知足不辱 [原文]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译文参考] 声名和生命相比哪一样更值得珍惜?生命和利益相比哪一样更 ...

  • 《道德经》通读 第四十五章

    <道德经>通读   第四十五章 原文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此章名曰:清静者生. 我们在这一章里,可通过老子 ...

  • 《道德经》内涵之简析

    人们认知世界的思维方式从最初的感性领悟逐步走向理性数理逻辑,现代科学研究事物采用定量.定性的方式来分析内在关联逻辑关系,并以数理符号公式表达内在规律.古人只能够借助感性思维逻辑来认知世界,这就会导致感 ...

  • 老子《道德经》中“无为”等于“无知”?

    老子在<道德经>中第一次出现"无为"概念的是在第二章.他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意思是说,圣人用无为思想来行事,施行无需号令的教化. ...

  • 第二部分36-50

    ​第36章:柔政对民不以威势 [正文]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标注]①歙(xī):合并 ...

  • 道德经讲义-第二十五章 道法自然-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二十五章 道法自然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名之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 ...

  • 道德经讲义-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 曲则全,枉则直,窪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 ...

  • 道德经讲义-第十九章 见素抱朴-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十九章 见素抱朴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 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天下人物之众,贤愚贵贱不等,总不外理气贯通而已.其所以 ...

  • 道德经讲义-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鸷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 ...

  • 道德经讲义-第四十六章 知足常足-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四十六章 知足常足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知足常足. 天下有道,君民皆安,征伐无用,故放马归林,开田辟地,以期粪 ...

  • 道德经讲义-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道德真源

    此章总结通部,示人<道德>一经皆真实无妄之言,不得以文词不美将此经置之高阁而不论不议也.须知道本无名,强名曰道,道本无言,有言皆障,然为教化众生,不得不权立虚名以为后学津梁.既有言矣,则言 ...

  • 道德经讲义-第七十三章 天网恢恢-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七十三章 天网恢恢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诗 ...

  • 道德经讲义-第六十七章 我有三宝-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六十七章 我有三宝 天下皆谓我大,似不肖.夫惟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 ...

  •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成功之象

    主播 | 子淇 修音 | 一林 图编 | 香 原文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译文 最大的圆满好像欠缺,但它的作用不会有缺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