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主道第五原文翻译

(0)

相关推荐

  • 主道

    本篇主要讲做君主的原则 第一 君主要保持虚静无为的态度,不能让臣下窥测出君主的思想意向,以免臣下迎合君主以侥幸取宠. 第二 君主不要插手具体政务,要以静制动,以虚控实,在暗中监视百官的是非功过. 第三 ...

  • 《韩非子》卷8扬权诗解2去智与巧参同形名

    <韩非子>卷8扬权诗解2去智与巧参同形名 题文诗: 谨修所事,待命于天,毋失其要,乃为圣人. 圣人之道,去智与巧,智巧不去,难以为常. 民人用之,其身多殃;主上用之,其国危亡. 因天之道, ...

  • 《韩非子》解读 主道第五

    古风藏书 <韩非子>解读 主道第五 道者,万物之始,是非之纪也. 道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根本,是世间是非曲直的准则. 始:本原,根本. 纪:纲纪,准则.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

  • 《韩非子》卷4爱臣诗解法义非宥隆威去奸

    <韩非子>卷4爱臣诗解法义非宥隆威去奸 题文诗: 爱臣太亲,必危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 主妾无等,必危嫡子;兄弟不服,必危社稷; 千乘之君,无以防备,有百乘臣,必在其侧, 以徙其民,而 ...

  • 儒道本来是一家——《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本义

    作者:翟玉忠 北京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员,中信改革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原<中国产经新闻>国际部主任,香港中国新闻出版社<法制新闻>杂志社新闻部主任,现任新法家网站中英文版总 ...

  • 《韩非子》制分第五十五原文翻译

    制分第五十五 夫凡国博君尊者,未尝非法重而可以至乎令行禁止于天下者也.是以君人者分爵制禄,则法必严以重之.夫国治则民安,事乱则邦危.法重者得人情,禁轻者失事实.且夫死力者,民之所有者也,情莫不出其 ...

  • 《韩非子》诡使第四十五原文翻译

    诡使第四十五 圣人之所以为治道者三:一曰"利",二曰"威",三曰"名".夫利者,所以得民也:威者,所以行令也:名者,上下之所同道也.非此三 ...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第三十五原文翻译

    外储说右下第三十五 [经一] 赏罚共则禁令不行.何以明之?明之以造父.于期.子罕为出彘,田恒为圃池,故宋君.简公弑.患在王良.造父之共车,田连.成房之共琴也. [经二] 治强生于法,弱乱生于阿,君明于 ...

  • 《韩非子》安危第二十五原文翻译

    安危第二十五 安术有七,危道有六. 安术:一曰,赏罚随是非:二曰,祸福随善恶:三曰,死生随法度:四曰,有贤不肖而无一爱一恶:五曰,有愚智而无非誉:六曰,有尺寸而无意度:七曰,有信而无诈. 危道:一曰, ...

  • 《尉缭子》分塞令第十五原文翻译

    分塞令第十五 本篇主要论述军队营区的划分.警戒.禁令以及营区各级官吏的权限.其目的在于维持营区秩序和防止一奸一细潜入. 6一9.中军.左.右.前.后军,皆有分地,方之以行垣,而无通其交往.将有分地,帅 ...

  • 《尉缭子》攻权第五原文翻译

    攻权第五 攻,古代指攻城:权,即权谋.攻权,就是攻城的谋略.本篇主要论述攻城的原则.作者认为攻城的原则:首先是集中力量,决心坚定(力分者弱,心疑者背).其次是军队必须有严格的纪律,将帅要恩威并用以立威 ...

  • 《鬼谷子》飞箝第五原文翻译

    飞箝第五 [原文] 凡度权量能,所以征远来近.立势而制事,必先察同异,别是非之语,见内外之辞,知有无之数,决安危之计,定亲疏之事,然后乃权量之,其有隐括,乃可征,乃可求,乃可用. 引钩箝之辞,飞而箝之 ...

  • 韩非子 主道第五

    古风藏书 (国学导航·子部) 韩非子 主道第五 道者.萬物之始,是非之紀也.是以明君守始以知萬物之源,治紀以知善敗之端.故虛靜以待令,令名自命也,令事自定也.虛則知實之情,靜則知動者正.有言者自為名, ...

  • 《韩非子》心度第五十四原文翻译

    心度第五十四 圣人之治民,度于本,不从其欲,期于利民而已.故其与之刑,非所以恶民,一爱一之本也.刑胜而民静,赏繁而一奸一生.故治民者,刑胜,治之首也:赏繁,乱之本也.夫民之一性一,喜其乱而不亲其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