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注道德经述成·道经·将欲取天下章第二十九

(0)

相关推荐

  • 《道德经》“天下神器”指什么?老子为什么反对争斗?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此篇承接(<道德经>&quo ...

  • 饶宗颐:地下文物是另一个中国,《道德经》比“五经”高一层次

    出土文物的重量级珍宝,颠覆了人们的传统认知 马王堆汉墓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轪侯利苍的家族墓地,被评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宝之一.三座汉墓共出土珍贵文物3000多件,二号墓的辛追夫人不朽女尸,以及薄如蝉 ...

  • 苏辙注道德经述成·道经·天下皆知章第二

    道经·天下皆知章第二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形,高下之相倾,声音之相和,前后之相随. 苏辙:天下以形名言美恶,其所谓美且善者,岂信美且善哉 ...

  • 苏辙注道德经述成·道经·视之不见章第十四

    道经·视之不见章第十四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请,故复混而为一. 苏辙:视之而见者,色也,所以见色者,不可见也.听之而闻者,声也.所以闻声者,不可闻也.搏之而得 ...

  • 苏辙注道德经述成·道经·古之善为士章第十五

    道经·古之善为士章第十五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苏辙:粗尽而微,微极而妙,妙极而玄,玄则无所不通,而深不可识矣. 原成:古之善为士者,必微弱玄达,深不可志. 原成:微妙,言行为隐匿.玄通 ...

  • 苏辙注道德经述成·道经·执大象章第三十五

    道经·执大象章第三十五 执大象,天下往. 苏辙:道非有无,故谓之大象.苟其昭然有形,则有同有异.同者好之,异者恶之.好之则来,恶之则去,不足以使天下皆往矣. 原成:执大象,天下往. 原成:大,变也.无 ...

  • 苏辙注道德经述成·德经·治人事天章第五十九

    德经·治人事天章第五十九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惟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 苏辙:凡物方则割,廉则创,直则肆,光则耀.唯圣人 ...

  • 苏辙注道德经述成·道经·道可道章第一

    道经·道可道章第一 道可道,非常道. 苏辙:莫非道也.而可道者不可常,惟不可道,而后可常耳.今夫仁义礼智,此道之可道者也.然而仁不可以为义,而礼不可以为智,可道之不可常如此.惟不可道,然后在仁为仁,在 ...

  • 苏辙注道德经述成·道经·不尚贤章第三

    道经·不尚贤章第三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苏辙:尚贤,则民耻于不若而至于争.贵难得之货,则民病于无有而至于盗 ...

  • 苏辙注道德经述成·道经·道冲章第四

    道经·道冲章第四 道冲而用之,或似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苏辙:夫道冲然至无耳,然以之适众有,虽天地之大,山河之广,无所不遍,以其无形,故似不盈者.渊兮深眇,吾知其为万物宗也,而不敢正言之,故曰似万物 ...

  • 苏辙注道德经述成·道经·天地不仁章第五

    道经·天地不仁章第五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苏辙:天地无私,而听万物之自然,故万物自生自死,死非吾虐之,生非吾仁之也.譬如结刍以为狗,设之于祭祀,尽饰以奉之,夫岂爱之,时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