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焦虑的情绪,应该如何调整?

文/郭加彩

近日,【易友信箱】收到一位95后女性易友的来信,信中倾诉了关于抑郁和焦虑的问题。

1

心情抑郁的历程

这位朋友在信中说,她今年23岁,家在河北县城。

大学的时候长期情绪不好,去北京检查,专家说是抑郁症和轻度精分,建议去运动。

但因为很多因素,当时并没有做到,吃药发胖了30斤,病情没有感觉好转,最后也不吃药了。

父母感觉咨询费很贵,就没有再咨询。后又接触阿卡西和佛,接触的老师都站在很高的层次说一些关于修行的话,一开始能接受,但是接触一年多又很抗拒。

家里还有个弟弟,所以感觉自己应该独立了,可是现在宅在家里,没有工作,感觉自己没有什么能力。

想去五台山学习中医,去那里的钱还得父母给拿,和家里闹了很多年,感觉父母应该厌烦自己,不知道以后该怎么办?

我们非常理解这位女士的感受,自己有忧郁的情绪不知道如何处理,感觉自己应该独立了却宅在家里没有目标。

下面针对这位女士的情况,结合曾教授的的一些观念,我们进行分析。

2

产生抑郁的原因

  • 第一、不了解什么是天命

孔子说,尽人事听天命,动不动就想不开,就是不懂得什么叫做天命。

天命的意思是小事情自己决定,大事情老天决定。有一些事情,自己是可以做出决定的。

而对于信中这位女士来说,自己遇到了问题并不知道怎么去做决定。

例如她自身的心理问题,体重增加问题以及到了到了独立的年龄如何独立的问题等等,自己都不知道如何去做决定。

所以,很多问题导致她出现了抑郁的情绪状态。

  • 第二、是自己吓自己导致抑郁情绪

这位女士在大学的时候看了心理医生以后,医生给出诊断是抑郁症。

由于自己没有配合治疗,最后没有达到良好的效果,还出现变胖的现象。心理咨询费比较贵,家里没有支持她继续咨询。

所以会对自己的病情感觉担忧与害怕,内心也缺乏安全感。

一直处在害怕和担心的状态,时间久了,就会加重忧郁的情绪。

甚至本身只是心情低落,自己不会安慰和调节,诸多因素处理不开,变成了抑郁……

  • 第三、抑郁是因为没有具体的东西

曾教授讲过,思想上、情绪上、行为上、生理上产生越来越多的负面情绪,那就是真的病了,没有事情也会担惊受怕。

对于这位女士来说,抑郁是没有具体的东西。很多是自己幻想的,自己吓自己。

实际上,抑郁并没有这位女士想象的那么可怕。

她之所以会产生情绪,是对一些事情没有具体看清楚,自己放大了恐惧,导致自己处于焦虑抑郁的情绪里。

如果对自己困扰的问题看的具体了,那么也会减轻这样的症状。

3

如何调整抑郁的情绪?

如何更好的缓解抑郁,下面结合曾教授《情绪管理》的课程,具体有以下几方面建议:

  • 第一、学会小的事情自己决定

对于自己的生活,小的事情学会自己去做出决定。

比如想去学习中医,如果是真的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可以勇敢去尝试。况且,家里人也是比较支持的。

如果很迷茫,可以征求长辈及家人的建议,但最后做主的得是自己。

一旦进入了学习状态,自己的情绪就会从担心的情绪里走出来,迎来一个全新的开始。

因为这样可以分散大部分精力,避免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去钻牛角尖。此外,生活中会遇到类似衣食住行这类的小事要学会自己去做决定。

  • 第二、学会改变认知,不要害怕

对于这位女士来说,对抑郁症并没有完全了解,抑郁症是属于神经症其中的一类。抑郁症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虽然目前情绪状态比较焦虑和忧郁,但也不要过分担心,不要自己吓自己。要有良好的心态,进行及时的调整,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要改变自己的认知,不要认为自己患有很严重的心理疾病,正确看待自己的情绪问题。

俗话说的好,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有忧虑的情绪是正常现象,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只是程度不一样。

因此不要过度紧张。要调整自己的认知,相信自己能从这种状态里走出来,这样才能减少伤害。

  • 第三、学会看清楚真相

要去看自己忧虑什么,去对事情进行解决。对自己的情况进行深入分析,自己怕什么,担心什么。

信中可以看出,这位女士目前最大的忧虑是自己宅在家里没有生活的方向和目标,自身没有价值感。

而且家里还有弟弟,认为自己应该独立了,却因为有心理问题不敢面对生活中的现实问题。

如果这个问题得到解决,就不会过分担心了,也就不会过分焦虑和抑郁了。

所以建议这位女士不要把焦点放在自己的生病上,要学会勇敢的面对,转移目标,从这种情绪里走出来。

如果想去学习中医,可以对学习中医有一个良好的规划,多读些相关的书籍,明确学习目标。

曾教授说,一个很喜欢学习的人是很有前途的。

挫折感只是一时的,你不想学习,就会有挫折感、就忧郁,最后就会走上无路可走那种很凄惨的局面上去。

最后,可以听听曾教授《情绪管理》的课程,进行情绪上的调整,尽快走出情绪的困扰,用良好的心态去工作和生活。

易友信箱祝愿易友能早日脱离抑郁的苦海,重新拥抱和迎接未来的每一天!

人,越简单,越幸福,不要想太多。

易友们,不管您的生活遇到什么困扰,易友信箱随时欢迎您的来信。

统筹:海琳  高楠
编校:王春月

如果您有什么困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