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吕洞宾注释本:人之生章第七十六

(0)

相关推荐

  • 【关学文研】张载:正蒙(乾称篇)

    乾称篇 乾称父,坤称母:余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大君,吾父母宗子也: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圣,其合德 ...

  • 盛神中有五气,神为之长,心为之舍,得为之大;养神之所,归诸道.

    [注释]①神:精气.魂魄.②五龙:五行中的龙.所谓'五行',是我国说明宇宙万物变化的传统学说.因为在天地之间,有循环流转不停的金.木.水.火.土,万物就是根据这五种元素而产生.龙是古代想像中神灵,具有 ...

  • 道德经吕祖释义(下)

    含德之厚章第五十五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血夋]作.精之至也.终日号嗌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 ...

  • 《遵生八笺》•清修妙论笺(下卷)4

    嵇叔夜云:"服药求汗,或有勿获,愧情一焦,涣然流离,是皆情发于中,而形于外也.因知喜怒哀乐,宁不伤人?故心不挠者神不疲,神不疲则气不乱,气不乱则身泰寿延矣." "宠辱不惊 ...

  • 《道德经》吕洞宾注释本:和大怨章第七十九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注释:此章克己修为,笃慎自守,和怨于人,而不自取之也,和怨于人,必有余怨,安可为克己笃慎者也.善修己 ...

  • 《道德经》吕洞宾注释本:天下柔弱章第七十八

    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故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之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注释:此章教人以柔以弱修身,以和以中修道. ...

  • 《道德经》吕洞宾注释本:民之饥章第七十五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切,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贵于长生. 注释:此章以无为自化,不求生而乃长生.民者,我也,气也.我不食,饥从何 ...

  • 《道德经》吕洞宾注释本:民不畏死章第七十四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孰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有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zhuó).夫代大匠斫(zhuó)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注释:此章清静心地,割断爱根,虚无 ...

  • 《道德经》第七十六章《强大处下》悟读述杂【76】

    《道德经》第七十六章《强大处下》悟读述杂【76】

  • 道德经七十六章——人之生也柔弱

    我们在用数据的时候,你会发现,当你恒定一个结论时,你就能得到相应的能够佐证这个结论的数据,哪怕是同样的数据,最后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老子在这一章节里,是用现象去阐述一个道理--柔弱胜强. 先贴下原文: ...

  • 道德经》第七十六章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道德经>第七十六章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译文 ...

  • 道德经详注第七十六章

    原文: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 王弼注:强兵以暴于天下者,物之所恶也,故必不得胜. 今译:强大的武力是以暴力的毁伤作用于 ...

  • 道德经讲义-第七十六章 柔弱处上-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七十六章 柔弱处上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拱.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人禀阳和之气则生,阴寒之气则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