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宗伟:吹什么,也是门学问

(0)

相关推荐

  • 心理学: 合理利用“鸟笼效应”, 轻松让孩子主动学习

    引言:俗话说"不怕百事不利,就怕灰心丧气",在如今的家庭教育中,有越来越多的父母为了让孩子取得更好的教育成果,都会强迫孩子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争取让自家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 其实家 ...

  • 百秒|行为经济学究竟能给投资者什么启示

    反击平庸的生活 让你永如夏花之绚烂 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得奖者是美国经济学泰斗.芝加哥大学教授理查德·塞勒.生于1945年的塞勒被认为是行为经济学的奠基者之一,已被美国媒体誉为"行 ...

  • 陈红平奇门:身边的一切都是自己感召来的

    今天大脑中突然出现一句话,觉得很有意思,这句话是就是"身边的一切都是自己感召来的",相信第一次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会觉得很扯淡,不可能的事,但是你要仔细想回头想一想,又会觉得很有道理 ...

  • 拥有什么,我们就是什么

    Q 最近一问:对你来说最珍贵的物品是什么? 你是谁? 如果被问到这个问题,我们该如何回答?我的名字是什么,我来自什么地方,我读过什么学校,我在做什么工作,我爱好什么,我擅长什么--这些我所经历的事都证 ...

  • 为什么进了门,转眼就忘了想干什么?|“门口效应”给你解释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本来急冲冲的冲进房门想要找东西,转眼一进门就忘了自己要干什么了? 打开冰箱,手已经探到第二格了,就是不知道自己要找什么? 突然想到了一件事,却找不到时机打断朋友,终于轮到了你, ...

  • 对我影响最大的两本书(三)

    本期#对我影响最大的两本书#是由读书群书友@昆仑云曦推荐,一本是心理学,一本是经济学. 欢迎看过的书友留言交流,或者多推荐点心理学和经济学的书籍啦~ 1. 地球人,不靠谱 [日] 霍华德 · S. 丹 ...

  • 凌宗伟:管理是门学问

    [异史氏曰]昨天我在跟一班学校的管理者分享的时跟他们再次(我这里说的"再次"不是对这所学校"再次"而是对年级部管理的看法的"再次")谈到我对 ...

  • 凌宗伟:一笑而过,一笑而过

    [异史氏曰]有人想不通为什么那些热衷于蹭热点的名师们的言辞尤其是标题总那么让人不明所以.读读斋藤孝的<如何打造你的独特观点>也许就会明白个中就理."重要的是对于评论的对象有着怎样 ...

  • 凌宗伟:教育圈子的偶像崇拜

    [异史氏曰]到弥勒,我下意识想到一个问题,这个地名是不是与佛教中的那个弥勒佛有关呢?问了一下,只说这理有一尊巨大的弥勒佛像,属于弥勒的旅游景点之一.查了一下,位于弥勒县城西北方昆河公路旁,距县城10公 ...

  • 凌宗伟:学然后知无知

    [异史氏曰]每每与老师们谈及教学设计或者备课的话题时,我总是会习惯性地问及一个蠢问题:诸位的教学目标是从哪里来的?我也知道诸位的答案无非两种状况,一是抄来的,一是自己设计的.这当中往往前者居多.那么, ...

  • 凌宗伟:许多方法行不行,干了也不一定能确定

    [异史氏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个道理似乎做教师的都明白.实际的情形往往是总希望有一个手到擒拿的高招,谁不希望省时又省力哦.实际的情形是,凡可以直接拿来的不过是形式,或者皮毛.譬如现如今普遍使用的小 ...

  • 凌宗伟:关于“明星”

    [异史氏曰]昨天车上闲聊,谈到一些人热衷于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交活动,热衷于与名人拍照.我说了一句这些人就是教育圈子的追星族,傍明星是时下成功成名的捷径.单博士问我如何界定明星,我一时语塞,回,反正不是影 ...

  • 凌宗伟:自己不会读,如何教学生读

    [异史氏曰]有朋友问我关于学生的阅读我有什么想法.还真没有什么更多的想法.做老师的教阅读,无非就是与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经验,根据不同的内容与不同的对象给他们一点具体的帮助而已,最终还是要他们自己读,读 ...

  • 凌宗伟:由观念到行为的改变有个过程

    [异史氏曰]在某地的教学质量提升项目中,我们一再强调"目标导向,任务驱动,尊重差异"只是教学理念,不是教学流程,更不是教学模式.遗憾的是不少老师总希望能给一个具体的操作流程或教学模 ...

  • 凌宗伟:回到“学生立场”谈何容易

    [异史氏曰]昨天上了一堂初中作文指导课,学生是由老师们替代的.我不喜欢这种形式,因为我认为成人是很难进入学生视角的,除非专业演员,即便专业演员,年龄跨度大的角色能演好的不过凤毛麟角.考虑到因为是教师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