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新课程“综合探究”教学的思索与尝试

方文杰

教师最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教学,正如韩愈《师说》中:“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这是对传统的教师讲授法的高度概括。讲授教学与接受学习不足是将学生置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难以发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的“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问题教学和探究学习就是让学生在寻求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教学和探究学习,是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正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的那样:“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当然我们传统的文化不能简单地否定,其优点是学生接收到的教学内容科学性、系统性较强,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系统知识。在教学重点和难点、小结和归纳等方面都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所以讲授教学和问题教学各有长短,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各有厚薄。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要取之优点,避之弱点。

对教师而言,新课标更具备挑战性。特别是课本中出现的综合探究内容,可以采用问题教学和探究学习的方法。高一政治上册经济生活四个单元,每一单元都有综合探究。其内容分别是:《正确对待金钱》、《作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讲求效率维护公平》、《经济全球化与中国》。高一下政治生活每一单元的综合探究内容分别是:《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政府的权威从何而来》、《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特点》、《中国的和平发展》。从中可以看出综合探究活动都是每一单元中融知识性、思想性、实效性综合性为一体的核心内容,从平时的探究摸索中我们也深刻体会到综合探究活动所具有的特点以及在进行综合探究活动中所要注意的要点与误区。

一、“综合探究”的特点

1、综合性。

综合探究这一内容,政治书本在每一单元课文内容学习结束之后单列,要求从对零散的知识吸取中走向综合,形成比较系统且更为深入的新认识。如《正确对待金钱》这一课是在学习了神秘货币、多变的价格、各种各样的消费心理后做出的深化。

2、灵活性。

往往问题的答案并不是单一的、绝对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并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有重要作用。

3、师生互动性。

一般包括划分专题(明确任务)、划分小组(明确分工)、收集相关资料(收集信息、实地考察、调查研究等)、合作探究(分组或在全班研究、探讨、辩论等)四部分。在师生互动的情形下,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探究精神得以培养。

二、“综合探究”活动的要点

1、问题设计

学生是围绕“问题”展开探究活动的。“问题”要与学生必学的学科知识相联系,能够引发学生进行实证探究,收集数据、名人名言、典型事例,利用搜集到的材料对相关现象作出解释。“问题”要足以引发学生探究、求知的欲望,并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2、证据收集

学生需要收集用于解释和判断“问题”的证据。用于探究“问题”的证据,学生可自行调查,也可从教师、教材、网络或其他方面获取,必要时,教师要对学生收集的探究证据进行补充。

3、问题解答

学生要根据所收集到的事实证据形成解释,对“问题”做出回答。学生要将所学知识和收集到的材料联系起来,从已知中直接得出结论,或从已知中推出未知,形成新知识。对学生来说,这意味着对现有知识的理解、更新和能力的提高。

4、科学探究

探究活动的过程,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教材中已有的知识,进一步地去理解、发现,通过求证得出自己的认识和评价。由于事物因果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加上学生认识的差异性,对于同一个观点或现象有不同的认识是完全正常的。因此,评价、修正甚至抛弃,是科学探究的本质特征之一,也正是新课程设置的主旨之所在。教师要在真正的探究活动中,让学生在他们自己的结论与适合他们发展水平的科学知识之间建立联系,架起桥梁。

5、成果展示

探究活动成果展示过程中,当学生公布自己的解释时,其它学生有机会就这些解释质疑、审查证据、挑出逻辑错误、指出解释中有悖于事实证据的地方,或者就相同的观察提出不同的解释。经过“二次探究”,往往会引发出新的问题,从而引发进一步求证。

三、“综合探究”活动的设计

1、设计辩论会(或辩论赛)方案型《正确对待金钱》

设计意图: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金钱在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日益显著。由于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一代高中生有更多的机会与金钱打交道。因此,对这一问题辩论,可避免他们陷入拜金主义的误区,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再者辩论赛可操作性强,便于在全班形成探讨、争辩的气氛,从而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和思想政治觉悟。

操作建议:辩论会方案包括组织报名、划分小组、公布比赛规则、确定比赛时间地点、确定评委、比赛过程、总结发言以及设计辩论题等许多内容。设计辩论会方案应注意:1明确辩论观点。辩论观点必须明确、互不相容,否则就辩不起来或辩不出结果。辩题正方为“金钱是万恶之源”,反方为“金钱不是万恶之源”。2辩论过程准备。提前一周布置辩论有关内容,将全班同学分组并抽选选手,收集整理资料来充实自己的观点。辩论的理由,既要结合所学知识,又要结合事实或事例,做到论点鲜明、重点突出、旁征博引、论证严密。期间先安排学生观看“两岸大学生辩论赛”,领略辩论风采,熟悉辩论氛围。安排一名主持人主持并担任记时工作。可邀请几位老师担任裁判。3总结活动收获。每项具体的辩论活动不同,其具体收获也会不同。但一般说来,活动能增加知识,增强认识,加深理解、培养能力、激发情感、提高觉悟、获得体验、得到锻炼。

2、设计调查方案型《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

设计意图:通过走访企事业单位、整理分析调查问卷、查找资料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清楚就业形势,掌握就业知识,了解就业、自主创业所需的基本素质。从而更好的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便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开辟一片新天地。

操作建议:调查方案一般由调查主题、调查时间、调查目的(意义)、调查对象、调查形式(或方式、方法)、调查内容(调查问题)调查结果分析等部分所构成。设计调查方案要注意:1确定调查主题。主题应围绕材料和设问要求来确定,做到简洁明快,对人们具有启发性。如以“你们需要怎样的员工”作为调查主题。2明确调查对象、目的、形式等。不同调查主题具有不同的具体调查对象、目的和形式。如这次调查目的是为将来就业或自主创业做好准备。调查对象为企事业单位或创业成功(或失败)人士。调查形式可以开调查会、口头调查、书面问卷调查、访问、谈话、观察、查找资料等许多形式。3设计调查问题。调查问题形式多种多样,内容要根据调查的主题进行设计。如“企业认为员工的哪种素质最重要?”“你们对员工的学历有什么要求?”“你如何看待大学生自主创业?”等。4进行调查结果的分析。这是调查方案的关键部分,它包括谈感想、体会或看法,找原因、措施或办法,做总结、提建议、说意义等许多内容。如我们青年学生要有正确的就业观念,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要抓住现在的学习机会等。进行调查结果分析要注意回归教材,紧密联系教材所学知识,做到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调查结果中总结出一些带有普遍性的、规律性的东西,从而深化认知、培养能力、提高觉悟。

3、设计案例和践行体验型《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

设计意图:通过案例和情景体验活动,使学生了解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的区别及不同的代价和后果,体验有序的政治参与的意义,培养有序参与的意识、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文献研究、案例剖析、规则制定的能力。

操作建议:展示案例“2002年成都市秋季房交会的一场非法闹访事件”(拆迁户不满相关部门决议破坏公共利益),展示完毕组织学生讨论,要求学生先举正反两个事例。联系实践提供其他事例并做分析比较,以认识它们的不同后果。得出结论公民的政治参与应依法有序的进行。为了加深影响,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学校生活的情景,要求学生制定并评价一个《班长选举规则》以获得实际的体验,并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课前可向学生提供有关的法律文本或音像资料、网站等,并提出一些研究主题。如我国宪法和法律对公民行使民主选举权作了哪些规定,对公民参与民主决策作了哪些规定,对侵害他人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行为有哪些处罚规定,让学生尝试分析其原因、后果等。具体如何分组、如何分工合作,如何展示成果,可依据班级实际而定。

4、板报方案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教室黑板报(也可手抄报、墙报、网页等)设计活动,使学生理解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关系,懂得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操作建议:以“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特点”为主题设计一期黑板报。将全班学生分组,如收集资料、板报策划、最后完工。可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协作完成。教师提供知识点的指导及一些意见建议。设计板报方案要注意:1明确板报目的。目的是要围绕主题、突出主题。2准确设计板报主题(标题)。主题设计有两种,一种是本期板报的总主题,另一种本期板报的各个版块(也称为专题)分主题,一期板报一般分为三个左右的版块,这些版块的主题必须围绕总主题展开,在具体设计时,一般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来设计。如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显著特点是什么,为什么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是统一的,三者是怎样统一的。3精心设计版块的内容。版块内容是板报方案的重点部分,在设计时必须注意灵活运用所学课本知识,突出重点难点。

四、“综合探究”活动的误区

误区一:“综合探究”活动是学生学习的惟一方式

尽管基于直接经验的、探究式的学习最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基于间接经验的学习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仍大量存在。因为要组织起有效的探究式学习活动,除了受教师、学生和教学设施条件等因素制约外,还与学生所学习的学科知识有关,有些知识内容,不易设计成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去获取,也许基于间接经验的学习会更好。因此,学生综合探究活动并非是学习的惟一方式。

误区二:探究问题的设计是教师的专利

综合探究活动中,探究问题的设计可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也可由学生自己提出来。教师通过引导、优化和集中学生的问题,使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有明确的方向,这样的教学过程可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误区三: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依赖于传统的课堂环境

主动探究是青少年的天性,只要我们的课堂能真正回归学生作为主人的地位,他们就能回报给你惊喜。因此,学生的探究性学习需要一个宽松民主、和谐互动的课内外环境。

误区四:探究活动淡化了对教师的要求

探究活动需要营造一个有利教学创新的课堂教学评价环境,特别是要改变那种刻板僵化、追求形式、面面俱到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将评价聚焦于学生实际的学习生活,聚焦于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质和量上,聚焦于学生的合作、交流、搜集证据、形成观点上。探究活动中教师不能老是牵着学生的思维沿着自己预设的轨道行进,但教学活动不能杂乱无章,个人认为科研部门应给一线教师以专业支持,使教师不再因为缺乏好的教学设计方案而放弃对探究性教学的追求。因此,探究活动教学对教师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更高了。

通过这样的探究教学方式,教学的组织和控制方式从原来的完全由教师调控转向由教师与学生共同控制。学生都能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时间大部分交由学生享用和控制,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选择空间和交流机会。然而也存在较多的问题,如新课程课时较紧张、探究活动的可行性。综合探究活动必须考虑是否具备观察、调查、实验等客观条件,以及学生自身的知识水平、实际能力等是否能够承担。同时搞好新课程综合探究活动必须处理好活动时间、方向引导、学生参与度等多方面关系,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活动符合学生的兴趣所在,才能使这个活动具有实效性和吸引力,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为调动学生积极性要多用鼓励性语言,如“相信你能行”“你的想法很独特”“你很棒”等语言给学生以精神鼓励。当教师偶有疏忽而出错时,要勇于承担责任,同时,巧妙利用契机加强对学生思辨能力、分析能力的培养。此外,在面对全体学生的同时,要对差生多偏爱些,让他们在老师的关爱和激励中树立起学习信心。

新课程教学对教师也是极大的挑战。知识的迅猛发展和快速更新,使任何人都不可能通过一次性学习满足终身需要鉴。教师也要不断给自己充电。在准备探究课时要注意以下四点:

1、课前准备要充分。教师应打破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外生活的壁垒,采取有效措施把国内、国外、校内、校外、课内、课外各种有用的知识资源调动起来,利用社会的大课堂去增加学生的社会见识。

2、课堂指导要明确。事先有关活动的方式、途径、经验的总结等等,都需要经过教师的明确指导,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去完成任务。

3、时间安排要合理。学生学习任务重、时间紧,真正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历来不多,一般把活动布置在周末休息日,甚至安排上两个星期的时间,使学生有足够充裕的时间来准备。

最后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任何教学方法都涉及到一系列学生方面的变量,每一个学生个体是不一样的,每一个班级也有自己的特点,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是辨证的,有优点也有缺点。教师教学,不能单调地使用某一种方法,学生学习,也不能一味地强调某一种学习方法。孔子说“因材施教”,这里的“教”,可以理解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或不同的学习方法。任何强调一个,否定一个,厚此薄彼,都是不科学的。

(0)

相关推荐

  • 打造活泼泼的高中政治课堂

    作者:高静 (工作室成员.三河三中) 叶澜教授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热情的行程."真实的高 ...

  • ●“导、学、练、展、评”目标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的四大抓手: 1.抓好学习小组的文化建设,构建学习共同体. 2.落实"三案"导学(预学案.探究案.提升案)教学,抓好"以导促学,以学定导,以评促学" ...

  • 新课程中数学教学的巧妙安排

    新课程中数学教学的巧妙安排 教科书既是教师教学的依据,又是一个拓展创新的平台.<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稿)>将实践活动作为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一.二年级数学新教材的教学实验中,我 ...

  • 中小学面临新课程----综合课程 

    未来的中小学课堂上将出现一种新课程----综合课程,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鲜明特征. 突出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综合课程将占重要位置,逐步实现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结构化,是新课程的鲜明特征. 根据新 ...

  • 实践新课程要遵循教学规律

    周紫英.林润生 在实施语文新课程的过程中,不少教师在实践新理念的同时也在遵循语文教学基本规律.但是,也有一些教师却对语文教学的一些基本规律产生怀疑甚至责难.如,"多读多写是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 ...

  • 新课程下数学教学

    阎荣蓉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当新课程改革向我们走来的时候,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灌输.学生机械地接受的那种模式已不复存在.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 ...

  • 新课程理想课堂教学的追求

    李国金 新课程理念是理想,新课堂教学是现实.短短一年多的新课程实验,我们在实验区学校的课堂高兴地看到,过去一味由教师传授的教学模式开始"裂变",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 ...

  • 对新课程初一英语教学的思考与认识

    陈慧 一.问题的提出: 背景:2003年秋季我市初一年级(七年级)开始执行新课标.使用新教材:10月,市教育系统组织了有80人参加的新教材探究性英语优质课竞赛:12月市教育局基教一处专门组织了一次关于 ...

  • 新课程下的教学反思

    董霞 现在,新课程正走进校园,.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学不再是预先设计的教案的执行过程,而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它需要教师在预先设计的基础上,循着学生 ...

  • 新课程呼唤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新课程呼唤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西安市长安区教研室  王志安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 ...

  • (522)高一历史新课程的实施与思考

    何军池 随着新课程改革浪潮全面的铺开,今年我省已全面实施新课程.目前的高中历史教学能否实施新课程的理念.精神?教材情况如何?怎样进行评价?如何实施?作为高一的历史教师,这是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一直在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