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七十五章如何解释,给我们什么启示?
相关推荐
-
道德经七十五章——民之饥
这一章节老子继续承接前文,告诫统治者该如何做. 先贴下原文: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百姓饥 ...
-
读古文,学帝王统治术
#历史故事#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一. 昔者司城子罕相宋,谓宋君曰:"夫国家之安危,百姓之治乱,在君行赏罚.夫爵赏赐予,民之所好也,君自行之.杀戮刑罚,民之所怨也,臣 ...
-
太上,不知有之
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文 最好的执政者,百姓不知他的存在:其次,百姓亲近并赞誉他:再次,百姓畏惧他:最次,百姓轻蔑他. 赏析 这是老子讲圣人治国之道的一句话. 第一句话,最早的郭店本作&q ...
-
高恒解《老子》之七十五
高恒解<老子>之七十五 75.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於贵生. 译文: 人民之所以会遭受饥荒 ...
-
《道德经》七十二章精解及译文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这是老子申命篇之一.老子 ...
-
高恒解《老子》之七十三
73.勇於敢则杀,勇於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译文: 勇猛无畏的人能杀死敌人也容易 ...
-
道经之二五、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帛书校订本: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其辎重.虽有荣观,燕处则昭若.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于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白话通译本: 慎重是轻率的根本,沉静是躁动的主宰.所以古代的君主与 ...
-
《道德经》“夫唯不厌,是以不厌”如何理解?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此篇承接<道德经>"民不畏 ...
-
《道德经》十七章精解及译文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道德经第17章精解及译文 ...
-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文 弃绝聪明才智,百姓得利,返璞归真:放弃世俗倡导的仁义,百姓孝慈,回归本性:抛弃巧诈和货利,盗贼也就没有了. 赏析 这是老子讲"绝圣弃智,绝仁弃义 ...
-
道德经解读:民之饥,民之难治,民之轻死,为何?
今天分享<道德经>第75章,这一章道出了"百姓为什么陷于饥寒?"."为什么难以治理?"."为什么轻于犯死?"的原因,说明了&qu ...
-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译文.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 文 诚信不足,才有不信.最好的统治者,悠然而不轻于发号施令. 赏 析 这是老子讲如何做一个好的执政者的一句话. 老子认为治国者有四个层次:太上,不知有之:其次 ...
-
道经之十七、 太上不言,下知有之
帛书校订本: 大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誉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信不足,安有不信.猷呵,其贵言也.成功遂事,而百姓胃我自然. 白话通译本: 最好的君王,下面的百姓只知道他的存在.次一等的君主,下面的百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