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梦溪:王国维的诸种矛盾和最后归宿

(0)

相关推荐

  • 王国维投湖自尽,地点为什么选在鱼藻轩?答案竟藏在《诗经》里

    文/蓝梦岛主 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 国学大师王国维之死,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未解之谜. 1927年6月2日,王国维照常早起盥洗,照常至饭厅早餐,照常来到办公室,很认真地给毕业研究生评定 ...

  • 邓云乡‖ 王国维沉湖之谜

    过去北京清华园中有"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一座,碑文为陈寅恪撰.海宁王静安先生国维,去世已五十五年矣.民国十六年(公元一九二七年)六月二日,自沉于颐和园安澜堂前昆明湖中,临终只留下 ...

  • 刘梦溪:王国维的学术知音究竟是谁?

    王国维(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 1.陈寅恪<王观堂先生挽词>和王国维<颐和园词>  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 赵元任,王陈关系最近 ...

  • 彭玉平:以一诗掩一书

    摘要:1927年6月2日,王国维自沉昆明湖,国人为之震惊和伤悼,一时祭文.挽联.挽诗.挽词云集,后汇集诸家撰述,由天津贻安堂刊行<王忠悫公哀挽录>一编.陈寅恪<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g ...

  • 罗振玉:一生复杂且可惜

    最近,位于北京的鲁迅博物馆搞出了一件颇有意思的事情,该馆举办了一场"国学大师罗振玉学术成就展".虽说展品大多属于国宝级别,但考虑到鲁迅与罗振玉的关系,不得不说,这次同框,让人觉得有 ...

  • 学贯中西,博学多才的国学大师王国维,为何在巅峰时期自沉湖底?

    国学大师陈寅恪,曾在西南联大课堂上,这样说: "前人讲过的,我不讲: 近日讲过的,我不讲: 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 我自己过去讲过的,我不讲. 现在,只讲未曾讲过的." 陈寅恪真霸 ...

  • 王国维:多重矛盾中的性格

    熟悉王国维的人知道,王国维天赋极高,学问极佳,处事也显得非常冷静,但其内心却有浓厚的情感.梁启超即说:"王先生的性格很复杂而且可以说很矛盾,他的头脑很冷静,脾气很和平,情感很浓厚,这是可从他 ...

  • 大师|王国维之死:1927年纵身跳入昆明湖的他,真的是“殉清”?

    他从投湖到去世,不过两分钟时间 1927年6月2日,一个该被铭记的日子:一颗文化界的巨星陨落了,整个学界陷入一片昏暗. 这一天,王国维起床后,一切如常,照例让夫人给自己梳理那标志性的小辫子. 8点,他 ...

  • 刘梦溪 | 王国维为何放弃北大选择清华(外一篇)

    编者按:著名文史学者刘梦溪先生多年来研究中国现代学术史和学术人物,对王国维.陈寅恪两位学术大师用力尤勤.日前,刘先生将自己三十年来研究王陈的文章汇为一集,以<王国维与陈寅恪>为书名出版.本 ...

  • 刘梦溪:马一浮的“义理名相论” | 西东合集

    马一浮的<泰和会语>和<宜山会语>,是他1938年4月至1939年2月在浙江大学举办国学讲座的文字结集.所讲论的主要题旨为"六艺论".但<泰和会语&g ...

  • 【儒学研究】刘梦溪:孔子为何寄望“狂狷”?

    著名学者刘梦溪先生在<中国文化的狂者精神>一书中,对中国历代的"狂者"."狂者精神"以及国民性格进行了深入剖析.此为<中国文化的狂者精神> ...

  • 刘梦溪:“忠”和“恕”究竟指的是什么?

    一.忠恕是孔子的"一以贯之"之道         "忠恕"是孔子的重要思想.一次,孔子对弟子们说:"参乎!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 ...

  • 刘梦溪 | “忠”和“恕”究竟指的是什么?

    摘要 "忠恕"是贯穿孔子学说的一条思想主线."忠"与"诚"可互训,忠者必诚,诚者必忠:"恕"即"己所不欲,勿施 ...

  • 刘梦溪|访学记情

    余英时先生(左)与刘梦溪教授1992年相聚时摄(刘梦溪提供) 一 记略 大约是四十年前的 1977 年或1978年,我第一次读到余英时 先生发表在香港<明报月刊>上的<近代红学的发展 ...

  • 刘梦溪 | 文化的张力:传统中国如何进入现代生活

    刘梦溪,原籍山东,生于辽宁.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学系1961级中国文学专业毕业.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文化>杂志创办人兼主编.艺术美学暨文学思想史方向博士生 ...

  • 刘梦溪:文化的张力

    刘梦溪,著名文史学者,山东黄县(今龙口市)人,1941年生于辽宁,中国人民大学1961级中国文学专业毕业,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中国文化研究所创所所长.中国文化史和学术思想史方向博士生导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