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年味】程俊||儿时做糖粑之——熬糖

(0)

相关推荐

  • 拔很丝的地瓜

    拔丝,就是将糖熬成能拔出丝来的糖液,包裹于炸好的食物上的烹饪方法.拔丝是 山东民间流传下来的甜菜肴绝活. 地瓜,也有好多名字,比如红山药.玉枕薯.山芋.甜薯.红薯.红苕.白薯.阿鹅.萌番薯...... ...

  • 散文天地 | 秦维明:何以解忧,唯有麻糖

    何以解忧,唯有麻糖 文 | 秦维明 每年的春节过后,我习惯把新老的朋友请在一起喝茶,其间总爱把老家的麻糖拿出来摆显摆显.当听到他们对孝感麻糖"香脆可口.甜而不腻.回味绵长"的褒赞时 ...

  • 那些年,父母那些手艺,都不过是为了让我们能吃饱穿暖

    ◆ ◆ ◆ ◆ 父母的手艺 高彩霞 ◆ ◆ ◆ ◆ 母亲出生于1955年,赶上了1958年闹饥荒,或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造就了母亲的多般手艺,养活了一大家九口人. 从纳底绱鞋.织毛衣毛裤,到熬糖.炒芝 ...

  • 【西南文学•散文】张诗彬/重庆/外婆的米汤

    西南文学·总编推荐 --微刊总第1343期-- 欢迎点击以下链接,关注相关资讯 [西南文学·快讯]阿 月(四川)/<西南文学>作家工作室联盟隆重上线          [作家简介] 张诗彬 ...

  • 【第四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流光节的凉粉/史晓瞢

    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五,是家乡的凉粉节,又称"流光节".这一天,男女老少都吃凉粉,图个流年好运,光景和顺,家道兴隆. 说到做凉粉,那是奶奶的手艺.无论是红薯凉粉.豌豆凉粉.红苕凉粉,都 ...

  • 儿时的年味②——熬麻糖

    熬麻糖一般是在腊月中旬就轰轰烈烈地开始了,这项活动大多在夜间进行.麻糖麻糖,实在是既麻烦辛苦,又甜蜜快乐.这其中,培育好的麦芽是麻糖成功的关键.母亲先将几斤小麦淘洗后放进小筲箕里,盖上湿布,藏在温暖的 ...

  • 【黄梅年味】程俊||儿时做糖粑之四——揉糖

    做糖粑 揉糖 儿时记忆 01 空白 终于要揉糖了! 吃过晚饭,母亲将装糖稀的瓷罐搬出,尽管煤油灯的光不是太亮,但母亲仍看到糖稀浅了许多,她冲着我瞪了一眼,我马上装作抱柴禾,用眼角的余光,我偷偷地打量了 ...

  • 【黄梅年味】程俊||儿时做糖粑之三——炒米籽

    进入腊月,年的脚步似乎也加快了,村子里的女人们都被年催着忙个不停,做苕果儿.打豆腐.炒花生.炒米籽.做糖粑......母亲也不例外.我天天盼着母亲早点炒米籽,因为米籽炒好,离做糖粑也就不远了. 母亲终 ...

  • 【黄梅年味】程俊||儿时做糖粑之——冻米

    母亲每年很早就开始忙年了.大雪前后,选个晴好的天,母亲把坛子里储存的糯米取出来,淘洗干净,放在木盆里浸泡,大概要浸泡一天一夜,待到糯米发胖的时候,到阁楼上把那只蒸糯米的甑拿下来,拿到门口的水塘里洗净, ...

  • 【黄梅美食】程俊|野鲫鱼煮土辣椒

    程俊|野鲫鱼煮土辣椒 野鲫鱼煮土辣椒, 黄梅人餐桌上总少不了的一道菜.这道菜由于做起来不复杂而且味道鲜美,所以成为家乡人最喜爱的一样家常菜. 说起野鲫鱼煮土辣椒,十个黄梅人里差不多有九个半人会做,但是 ...

  • 【黄梅记忆】程俊|绮(qi)鞋垫

    程俊|绮(qi)鞋垫 奶奶在世眼睛还好的时候,一有空就拿出她的针线笸箩做手工,我常常在一边帮忙,给奶奶递个剪刀呀,帮奶奶穿个针什么的,我看得最多的还是奶奶纳鞋垫,黄梅话也叫绮(qi)鞋垫. 听奶奶说绮 ...

  • 红烧排骨想要做的好吃?熬糖色很关键,来看大厨是怎么做的吧

    红烧排骨想要做的好吃?熬糖色很关键,来看大厨是怎么做的吧

  • 程俊:故园菜粑香

    在故乡黄梅,每年农历三月三有吃菜粑的习俗.每年一到草长莺飞的春天,我就特别怀念家乡的菜粑. 记忆中,每年农历二月底,母亲和奶奶就开始磨米粉,为做菜粑做准备了.初三那天一大早,母亲就会去菜园砍回那叶子碧 ...

  • 程俊||隆冬岁末年粑香

    岁月将儿时 年粑的味道烙在 了我的味蕾上 隆冬岁末年粑香 乡下姨妈托人带来一袋自家烫的豆粑,也送来了久违的亲情.晚上,迫不及待的便做了白菜煮豆粑当晚餐,先生一向喜欢吃豆粑,特意给他盛上了满满的一大碗, ...

  • 糖葫芦三天不化糖技术公开熬糖全过程

    糖葫芦三天不化糖技术公开熬糖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