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新译》第四十三章:圣人不积损益合道
相关推荐
-
利而不害 为而弗争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善者不多,多者不善. 圣人无积, 既以为人己愈有, 既以予人己愈多. 故, 天之道,利而不害: 人之道,为而弗争. · 信言不美,美言 ...
-
“势”就是能量,得势者才能有所成就(连载256)
[原文]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
-
《道德经》学习感悟20200909
花了一个月左右的业余时间,读完了<道德经>全文,对老子的思想有了全面系统的认识,也有一些体会和收获. 老子所谓的道是圣人之道,老子所谓的德是圣人之德,是普通人所不能企及的.老子说要&quo ...
-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 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译文 能知人,是智慧的. 能自知,是高明的. 能胜别人,是 ...
-
知足者富,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自胜者强, 胜人者有力,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伟大的哲学家老子怎么可能写出玄乎又玄的<道德经>,只因<道德经>在流传中变得杂乱无章所以玄乎又玄,走进"360个人读书馆"搜索馆友"百岁无疾的秘籍 ...
-
道德经第五十六章——知者不言
道德经这本书,有大智慧,这是基本达成共识的,但是,这智慧到底有多大,到底有所少可以领悟,看个人,本章,就非常的具有指导意义. 先贴下原文: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 ...
-
《道德经新译》第二十三章:利民益生 久安长治
<道德经新译>第二十三章(民篇第五章) 利民益生 久安长治 (原第75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夫唯 ...
-
《道德经新译》第十三章:小国寡民 安居乐业
<道德经新译>第十三章(第四章国篇) 小国寡民 安居乐业 (原第80章) 小国寡民.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 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
-
徐慎檀:《道德经》释义第四十三章
大家好! 现在是国学经典每天读的时间,今天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道德经>,现在我们学<道德经>的第43章,下面我们一起把这一章的原文读一下: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 ...
-
《道德经新译》第二十一章:六根扰心 守中无妨
<道德经新译>第二十一章(民篇第三章) 六根扰心 守中无妨 (原第12章) 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 ...
-
《道德经新译》第十七章:正奇妙用无为自化
<道德经新译>第十七章(国篇第八章) 正奇妙用 无为自化 (原57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 民多利器,国家滋昏: 人多伎巧, ...
-
《道德经新译》第十一章:三绝三弃见素抱朴
<道德经新译>第十一章(国篇第二章) 三绝三弃 见素抱朴 (原第19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故令有所属: 见素抱 ...
-
《道德经新译》第七章:道行天下无往不利
<道德经新译>第七章(道篇第七章) 道行天下 无往不利 (原第35章)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 安平泰乐,与饵过客止. 道之,出言淡乎其无味, 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 ...
-
《道德经新译》第六章:道生万物冲气为和
<道德经新译>第六章(道篇第六章) 道生万物 冲气为和 (原第42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故物,或损之 ...
-
《道德经新译》第五章:万物之奥天下贵之
<道德经新译>第五章(道篇第五章) 万物之奥 天下贵之 (原第62章) 道者,万物之奥. 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 人之不善,何弃之有? 故立天子,置三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