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讲义-第三十九章 得一为本-道德真源
相关推荐
-
吴澄注道德经述成·德经·三九章
德经·三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一也. 吴澄:一者,冲虚之德,上篇所谓抱一,所谓为一,后章所谓道生一,皆指此而言.庄子 ...
-
《道德经》第三十九章 |最高的荣誉,是别人不评价你,又离不开你
主播 | 笑非 修音 | 一林 图编 | 涣 很多人到处去学成功学,但这个世界上最根本的成功学只有一本:就是<道德经>.学好<道德经>,做到<道德经>,你得到的不是 ...
-
《道德经》通读 第三十九章
<道德经>通读 第三十九章 原文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 ...
-
道德经日课039丨与其高贵如玉,不如低贱如石
每日一课读经典,这里是尔雅书苑.今天是<道德经日课>第39讲.欢迎你留言交流.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其致之,天无 ...
-
听张庆祥讲《道德经》第三十九章之心得分享
第三十九章 得一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一也. 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 ...
-
慢读|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九章
<道德经>全文朗读(原文完整版) 音乐: 中国传媒大学张鹂 - <道德经>全文朗读 <道德经> 第三十九章 -1- [原文]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 地得一以宁: ...
-
道德经讲义-第十五章 善为士者-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十五章 善为士者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惟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孰能浊以澄,静之徐 ...
-
道德经讲义-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如啬-道德真源
治人之道,即事天之道,天人固一气也,故治人所以事天,事天不外治人.莫谓天道甚远,即寓于人道至迩之中.不知天道,且观人心.能尽人事,即合天道.虽一高一卑迥相悬绝,惟在于安民为主,民治定则天心一矣.其要在 ...
-
道德经讲义-第三十六章 将欲微明-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三十六章 将欲微明 将欲噏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胜刚,弱胜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天有盈虚消长,人有寿夭穷 ...
-
道德经讲义-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不敢臣.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人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也 ...
-
道德经讲义-第七十七章 天道犹张弓-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七十七章 天道犹张弓 天之道,其犹张弓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以有余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 ...
-
《道德经》第三十九章《下为高基》悟读述杂【39】
《道德经》第三十九章《下为高基》悟读述杂【39】
-
有道明师解读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九章(简版)
第三十九篇原文: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为天下正.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 ...
-
道德经讲义-第二十九章 去甚去奢去泰-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二十九章 去甚去奢去泰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凡物或行或随,或呴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呴音虚,隳音恢.缓 ...
-
道德经讲义-第十九章 见素抱朴-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十九章 见素抱朴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 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天下人物之众,贤愚贵贱不等,总不外理气贯通而已.其所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