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而不作必自谦——《论语》悟读【145】
相关推荐
-
孔子谈学习态度与标准:述而不作,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书海泛舟,人间清欢 大家好呀~ 今天,我们继续来读「儒家经典」,四书里的<论语>. 01. 述而不作, 是学习态度,也是创意方法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论语·述 ...
-
【第149期】音频学《论语·述而篇第1章》孔子说自己“述而不作”是何意?
音频学<论语·述而篇第1章>孔子说自己"述而不作"是何意? 7·1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述而不作:述,传述.作,创作,创 ...
-
一年读一遍《论语》(第14周)
半解<论语> "一知半解"的"半解". 作者解一半,读者解一半:现在解一半,将来解一半. 述而第七 7.1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 ...
-
素说《论语》:述而篇(一)
素说《论语》:述而篇(一)
-
论语:述而不作,信而好古(7-1)
本篇共38章,且多为短章,但内容全部关乎孔子,为孔子一生缩影,不重身世记叙传述,而重精神描摹传承.整篇围绕孔子的教.学.志.行等方面,集中反映孔子的理想信念."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
-
<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font-size: 14px; font-weight: 400;">史官为什么在上古是世袭的?</span>
#读史记# 读史记38:无风 1.史官为什么在上古是世袭的? 2.孔子为何"述而不作"?? 根据殷商甲骨文记载,殷商时就有史官,这说明中国人很重视历史的传记载与承,因此史官才会成为 ...
-
每日一学 2021-03-13
2021-03-13 10:06 华人号:华人国学 [原文]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论语·述而> [孔老师译疏]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是孔子的伟大人格所 ...
-
德信示人必挚诚——《论语》悟读【283】
崇文行世尚仁厚, 德信示人必挚诚. <论语>第十二篇第十章: [原文] 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 ...
-
欲成其仁必有智——《论语》悟读【140】
糊涂莽撞绝非仁,欲成其仁必有智. <论语>第六篇第二十四章: [原文] 宰我问曰:"仁者(有仁德的人)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 ...
-
坐见精神寿必长——《论语》悟读【368】
坐见精神寿必长,身腰挺直富而康. <论语>第十四章第四十二章: [原文]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通"逊悌",孝悌),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q ...
-
我用我心必有用——《论语》悟读【446】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论语>第十七篇第二十二章: [原文] 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译文] 孔子说:&quo ...
-
万千思维输中庸——《论语》悟读【340】
塑脊梁中不偏,立德行庸不易. <论语>第十四篇第十四章: [原文] 子问公叔文子(卫国的大夫)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公明贾对曰:"以 ...
-
惟其义尽故而仁——《论语》悟读【339】
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仁故能爱. <论语>第十四篇第十三章: [原文] 子路问成人(人格完备的完人).子曰:"若臧武仲(鲁国大夫臧孙纥)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鲁国卞邑大夫)之 ...
-
诚意胜智千百倍——《论语》悟读【341】
以诚立笔走龙蛇,凭信争气冲霄汉. <论语>第十四篇第十五章: [原文] 子曰."臧武仲以防(地名,武仲封邑)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yāo,要挟)君,吾不信也." [译文 ...
-
德才兼备建伟业——《论语》悟读【338】
德才兼备建伟业,文武双全展宏图. <论语>第十四篇第十二章: [原文] 子曰:"孟公绰(chuò,鲁国的大夫,为人清心寡欲)为赵魏(晋国最有权势的大夫赵氏.魏氏)老(室老,卿大夫 ...
-
世道从来非诡道——《论语》悟读【342】
世道从来非诡道,人心自古是良心. <论语>第十四篇第十六章: [原文] 子曰:"晋文公谲(jué,欺诈)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译文] 孔子说:"晋文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