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说《老子》1 —— 胡说八道

(0)

相关推荐

  • 《道德经》老子有言: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

    <道德经>老子有言: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孟子也有一句话:富贵不能淫. 淫,是迷失和过分的意识,正如朱元璋所说:处富贵者,正当抑奢侈宏俭约,否则便是自取灭亡.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莫为贪 ...

  • 【读懂圣贤】----《道德经》第五十九章

    老子传世名著:<道德经> (又称<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dān).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 ...

  • 道德经第三十二章——道常无名

    本章继续表彰道,赞美道,告知统治者以道治理. 先贴下原文: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 ...

  • 千古一文《道德经》(第四章)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有(又)弗盈也.潚呵,始万物之宗:挫其兑(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呵,似或存,吾不知谁子也,象帝之先. 对这一章能按字面意思,清楚条理解释出来的,我反正还没有见过,大多翻 ...

  • 【读懂圣贤】----《道德经》第二十四章

    老子传世名著:<道德经> (又称<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dān).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 ...

  • 【读懂圣贤】----《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老子传世名著:<道德经> (又称<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dān).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 ...

  • 老子之道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等,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被称为"内圣外王 ...

  • 胡说《老子》15 —— 有利无用

    修道要真正入门,得把功夫做到"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结成金丹,心现光明.社会上很多研究内丹的专家,很多人只是从"学术上"去研究,他们一辈子也结不成金丹.社会上 ...

  • 胡说《老子》21 —— 虚空大定

    大道夷.希.微,故不可视.不可闻.不可搏.那么我们如何体悟大道之微妙玄通呢?在上一章里,老子通过对上古那些有道之士的描述,让我们略窥其要. 普通人的一生,总为耳目所欺.哪怕是许多禅门老参,若无法体解大 ...

  • 胡说《老子》20 —— 耳目所欺

    太上反复告诫"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毕竟"道"是夷.希.微--不可见.不可闻.不可搏,无色无状,无名无相.因其"无",故哪怕在九天之 ...

  • 胡说《老子》27 —— 同与不同

    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三章说: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 ...

  • 胡说《老子》19 —— 执古之道

    老子在<道德经>第十四章里再一次阐述"道"长啥样,如何修证才能"见道".悟道.太上曰: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 ...

  • 胡说《老子》12 —— 上善稳赚

    天地万物,但凡能够承载别的事物的,一定比所承载的事物强大.长久,比如大地承载房屋.人类,房屋塌了,人类死了,大地还在.太虚承载着各个星球,星球坏了,太虚还在.所以悟道的人,不会为了追求自我的长生久视而 ...

  • 胡说《老子》11 —— 玄牝之门

    古往今来,<老子>第六章都是医道两家的秘传内容."玄牝之门"究竟在哪儿?太上说"是谓天地根".所谓"根",当然是根源.长养天地的 ...

  • 胡说《老子》10 —— 后身外身

    虚心实腹的功夫,要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才能得先天一炁之妙用.老子在<道德经>第七章接着说: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

  • 胡说《老子》5 —— 大道无情

    时间还早,咱们来看看<老子>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