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新译》第四十八章:不仁不义只求大道

(0)

相关推荐

  • 是以大夫丈处其厚,不居其薄, 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老子.公刘版>上卷 第四篇,道德经 第二十一章,人类道德发展史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有以为, 上义为之, ...

  • 《庄子·缮性》解说和语译

    (解题)本篇以首句"缮性于俗学"之首二字为题.缮性即为其内容. 主旨在于反对丧己于物,失性于俗.主张有知而不用,莫之为而常自然. 原 文 缮性于俗俗学(一),以求复其初; 滑欲于俗 ...

  • 慧解《道德经》之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八章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 ...

  •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失道后德,失义后礼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失道后德,失义后礼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上仁[4]为之而无以为,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 ...

  • 读懂圣贤】----《道德经》第五十一章

    老子传世名著:<道德经> (又称<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dān).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 ...

  • 《道德经新译​》第十八章:​福祸相倚光而不耀

    <道德经新译>第十八章(国篇第九章) 福祸相倚 光而不耀 (原第58章)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 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孰知其极?其无正?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

  • ​《道德经新译》第二十二章:知足不祸 知止无咎

    <道德经新译>第二十二章(民篇第四章) 知足不祸 知止无咎 (原第46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注解] ...

  • ​《道德经新译》第十六章​:​大如江海为而不争

    <道德经新译>第十六章(国篇第七章) 大如江海 为而不争 (原第66章)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 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是以圣人处 ...

  • ​《道德经新译》第十五章:大国下流各得其欲

    <道德经新译>第十五章(国篇第六章) 大国下流 各得其欲 (原第61章)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 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 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 小国以下大国,则聚大国. ...

  • 《道德经新译》第十二章:非智治国德深乃顺

    <道德经新译>第十二章(国篇第三章) 非智治国 德深乃顺 (原第65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故以智治国,国之贼: 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知此两者亦楷 ...

  • 道德经讲义-第四十八章 为道日损-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四十八章 为道日损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矣.故取天下者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学者记诵词章与百工技艺之务,皆贵寻师访友,多见多闻 ,而后才思 ...

  • 《道德经》通读 第四十八章 原文

    <道德经>通读   第四十八章 原文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此章名曰:损益有道. 损益,可以理解为损和益,损为减 ...

  • 《道德经新译》第五十八章:上善如水不争无尤

    <道德经新译>第五十八章(无为篇第四章) 上善如水 不争无尤 (原第8章)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 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

  • 《道德经新译》第五十四章:修身至普观己知天

    <道德经新译>第五十四章(德篇第九章) 修身至普 观己知天 (原第54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 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