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字创作的思维与路径(四)——大字作品中的用情与识趣
相关推荐
-
蒋寅:作为诗美概念的“老”(上)
古典诗学的审美概念"老",自张毅<宋代文学思想史>.汪涌豪<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范畴论>始加注意并予阐发以来,不断有学者加以补充和深化,主要是在宋代文学的语 ...
-
蒋寅|成长的烦恼——权德舆早期诗作的心态史意义
[内容提要]权德舆是贞元.元和间声望卓著的文学家,他不仅以文坛盟主的地位提携了一批中唐文坛的中坚作家,自己的诗歌创作也成为贞元诗坛的重要内容.在权德舆的全部创作中,早期作品是最重要的部分.现存唐人作品 ...
-
一盏秋灯夜读书
真要选出10本对自己意义非常的书,确非易事.在正襟危坐.准备写作此文时,我才真正体会到人生中遇到的每一本书自有其意义,都是不可替代的. 书里推开窗一扇 我出生在川北古城阆中,这里是张飞节钺曾驻的重镇, ...
-
蒋寅|陶渊明隐逸的精神史意义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一.遁世观念的由来及其实践 陶渊明(352-427)在我们的文学史叙述中常给人以与时代风气格格不入的印象,因为不处在文坛和人们关注的中心,边缘化的位置很容易让人误解他是个远离时 ...
-
六部古代文论,了解中国古典文学理论的必读之书
文论是古人关于文学的看法,包括文学本原论.文体论.文学风格论.文学创作论.文学发展观.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观等各个方面. 文论分为多种,一种是系统的理论,如刘勰的<文心雕龙>:一种是夹杂在各 ...
-
蒋寅|不说破——“含蓄”概念的形成及其内涵增值过程
一."含蓄"概念溯源 古典诗学中的"含蓄",作为自觉的修辞要求起源甚早,但被理论化.形成概念却晚至宋代,而被视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审美特征则更晚至二十世纪初.在 ...
-
陈海良| 浅谈大字创作的思维与路径(二)——对骨感的理解
由于对展厅高崇的视觉利用,及对作品本身气势扩张的需要,建筑学原理对大字创作,尤其是大字行草书创作,更具趣味性的启示和视觉引领. 这是很容易被忽视的经验.当今书手大都关注文本本身,对展厅空间的视觉感 ...
-
陈海良| 浅谈大字创作的思维与路径(三)——字形放大中的变法
书写之法是字形不断放大的核心,包括笔法.字法.章法.墨法等. 首先是笔法.笔法变异在大字创作中往往决定着其它方法的跟进.在晋唐时期,书写的笔法一般是铺毫.圆转.方折.顿挫.提按等组合,中间伴随少量的绞 ...
-
陈海良| 浅谈大字创作的思维与路径(四)——大字作品中的用情与识趣
对字形放大的认识和追求是从内心生发的探索性尝试,是经验不断被突破的逆袭.对情感的利用在作品创变中的位置是第一要务.创作需要动能,势能,如此才有挥洒的缘由,也是作者一旦确立目标后的情感冲动.实际上书法创 ...
-
陈海良| 浅谈大字创作的思维与路径(五)——“怒渴”的视觉追求
明书法的狂态是对一向相对固化而呈温润格调的反叛,也是士人内心世界的再次释放.因此,不免会出现狂怪的笔墨形态,艺术手法也趋于『怒』『渴』之张狂,似有『怪力乱神』之嫌,如祝允明.徐渭.王铎.倪元璐.傅山等 ...
-
陈海良|浅谈大字创作的思维与路径(五)——“怒渴”的视觉追求
明书法的狂态是对一向相对固化而呈温润格调的反叛,也是士人内心世界的再次释放.因此,不免会出现狂怪的笔墨形态,艺术手法也趋于『怒』『渴』之张狂,似有『怪力乱神』之嫌,如祝允明.徐渭.王铎.倪元璐.傅山等 ...
-
【品读】以个人作品为例,浅谈七绝创作如何求奇
刘斌 残荷语录:法无常在,式无常式.不可陷入流弊的泥潭.应该走心有定见.融汇综合之路. 关于我的七绝,有人评为"雄健清奇",有人说"读后有绝处逢生之感",大体都 ...
-
【中州作家】刁仁庆:浅谈小说创作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786] 浅谈小说创作 河南南阳 刁仁庆 一. 什么是小说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各种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人 ...
-
浅谈诗词楹联创作
金光瑜,男,汉族,大学本科毕业,高级政工师,业余诗人.作家.楹联家.中国楹联学会会员,黑龙江省诗词协会会员,大庆市作家协会会员,大庆市诗词(楹联)学会会员.1964年生于黑龙江省青冈县,现工作.生活在 ...
-
以世界名著、畅销书和我的小说为例,浅谈小说创作的灵感来源
当我们决定写一部小说的时候,首先需要解决小说的构思问题. 以我创作小说多年的经验来说,小说创作的构思和其他任何艺术作品一样,也是需要灵感的.有很多世界名著,就诞生于灵感. 而灵感大多时候就像个爱躲猫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