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一一三)

(0)

相关推荐

  • 卷五、六 30,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少阳病篇

         集注 程应旄曰:脉小则阳得阴以和,是邪尽退而正来     复矣.     张锡驹曰:三日乃少阳主气之期,脉小则病退也. 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 小柴胡汤主之. ...

  • 白发伤寒论|第十八讲(99)

    " 余始亦疑其有错乱,乃探求三十年,而后悟其所以然之故,于是不类经而类方.盖方之治病有定,而病之变迁无定,知其一定之治,随其病之千变万化,而应用不爽.此从流溯源之法,病无遁形矣! " ...

  •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99条)

    从头学中医 让更多人了解中医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99条) 讲者:孙洁  编辑:东旭 99.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本条乍一看,症状与98条颇多相似之处 ...

  • 伤寒论学习:98条-100条

    伤寒论学习小组讨论记录 主持人:林利城老师 参与者:高一萍老师.林利城老师.梁天.符英.刘敏.陈小芳.丁国才,陈青,覃秋玲,许永方,林佳明及诸位同仁(不一一列举) 讨论伤寒条文:98-100条 时间: ...

  • 怪论小柴胡汤

    一提到小柴胡汤,大家几乎都耳熟能详.不学经方的人知道可以舒肝退热,学习经方的人说到小柴胡汤必然张嘴就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 也难怪大家如此认识小柴胡汤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三十)

    甘草干姜汤恢复脾阳,热就会传到肌肉上,可是津液还下足,所以肌肉还有挛急的现象,有点抽筋的现象,脚没办法踩在地上,这时候用芍药甘草汤,当然这甘草也是用炙甘草. 伤寒伤阴,津液受损,阴血不足,筋脉缺失濡养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三二)

    如果只有手脚末端冷,那么瘀血块不会制造得很快,所以有人手脚冰冷了很久,也还没有发心脏病.如果到了四逆的情形,也就是 冷到手肘.膝盖,那么瘀血块就制造得很快,就会造成心脏病. 我们也可以由手脚冷的情况来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三)

    我们身体里的津液来自于我们所吃食物里的水分,按照中医的理念,我们喝下去的水到了胃里,很快就气化了,但是我们所吃的食物,食物里含的水才会到小肠,被小肠所吸收,进入到我们的血液循环系统里面,当然这里含有大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八三)

    我们辩证虚实,阳虚的人,汗后亡阳,阴虚的人,汗后亡阴,发汗以后,恶寒怕冷为虚,恶热怕燥为实.虚寒当温,实热当泻.我们只要知道这个基本概念了以后,就知道该如何来调理了,是用附子来温阳还是用大黄来泻热,这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七三)

    桂枝甘草茯苓大枣汤方 茯苓半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五枚劈      桂枝三两去皮.右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 三服.作甘澜水法,取水二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九三)

    伤寒论第77条辨: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 发汗,被攻了以后,感觉烦热,胸中窒者就是呼吸呼不过来,就是栀子豉汤. 病人如果有表证,不管他是太阳中风还是太阳伤寒,或者是太阳温病,给他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一0三)

    伤寒论第88 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与禹余粮丸. 原文解释:平素常常出汗的人,再用发汗方法,就会发生心神恍惚.慌乱不宁,小便以后尿道疼痛等变症,可治以禹余粮丸. 本来汗多,津液不足,再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五三)

    伤寒论第43条辨: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主之. 原文解释:太阳表症,误用攻下法,表症未除,而又出现轻度气喘的,这是表邪郁闭.内迫于肺的缘故,用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主治. 平常太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四三)

    伤寒论38条辨: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目闰,此为逆也. 原文解释:太阳中风症,脉象浮紧,发热,恶寒,周身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