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读|《人物志》体别(原文及译文)

(0)

相关推荐

  • 语音版《中庸》赏析(1)天命之谓性

    <中庸>赏析(1)天命之谓性 各位网友,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学习<中庸>这部重要典籍."中庸"的含义是什么,古今学者的见解虽然不尽相同,但是却可以互相补充. ...

  • 人物志体别

    夫中庸之德,其质无名.故咸而不碱,淡而不□(酉贵),质而不缦,文而不缋:能威能怀,能辨能讷:变化无方,以达为节.是以抗者过之,而拘者不逮. 夫拘抗违中,故善有所章,而理有所失.是故:厉直刚毅,材在矫正 ...

  • 经典文言文《读孟尝君传·王安石》原文、译文及赏析

    读孟尝君传 [宋]王安石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呼!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 ...

  • 慢读|《人物志》释争(原文及译文)完结

    释争第十二   盖善以不伐为大,贤以自矜为损.是故,舜让于德而显义登闻,汤降不迟而圣敬日跻:郗至上人而抑下滋甚,王叔好争而终于出奔.然则卑让降下者,茂进之遂路也:矜奋侵陵者,毁塞之险途也. 一般善行因 ...

  • 慢读|《人物志》效难(原文及译文)

    效难第十一  盖知人之效有二难:有难知之难,有知之无由得效之难.何谓难知之难?人物精微,能神而明,其道甚难,固难知之难也.是以众人之察,不能尽备,故各自立度,以相观采.或相其形容,或候其动作,或揆其终 ...

  • 慢读|《人物志》七缪(原文及译文)

    七缪第十 七缪:一曰察誉有偏颇之谬:二曰接物有爱恶之惑:三曰度心有小大之误:四曰品质有早晚之疑:五曰变类有同体之嫌:六曰论材有申压之诡:七曰观奇有二尤之失. 识人有七种谬误:一是对传闻的误导有偏听偏信 ...

  • 慢读|《人物志》八观(原文及译文)

    八观第九  八观者:一曰观其夺救,以明间杂:二曰观其感变,以审常度:三曰观其志质,以知其名:四曰观其所由,以辨依似:五曰观其爱敬,以知通塞:六曰观其情机,以辨恕惑:七曰观其所短,以知所长:八曰观其聪明 ...

  • 慢读|《人物志》英雄(原文及译文)

    英雄第八  夫草之精秀者为英,兽之特群者为雄:故人之文武茂异,取名於此.是故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此其大体之别名也. 草木中的菁华称为英,禽兽中能统领群体的称为雄:因此人类中具备文才武功 ...

  • 慢读|《人物志》接识(原文及译文)

    接识第七 夫人初甚难知,而士无众寡皆自以为知人.故以己观人,则以为可知也:观人之察人,则以为不识也.夫何哉?是故能识同体之善,而或失异量之美.何以论其然? 人最初认识是很难相互了解的,但士人无论多少都 ...

  • 慢读|《人物志》利害(原文及译文)

    利害第六  盖人业之流,各有利害.夫清节之业,著于仪容,发於德行,未用而彰,其道顺而有化.故其未达也,为众人之所进:既达也,为上下之所敬.其功足以激浊扬清,师范僚友.其为业也,无弊而常显,故为世之所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