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雅明 | 译作者的任务
相关推荐
-
夏梓言:鲁迅“硬译”的产生与当代意义
鲁迅"硬译"的产生与当代意义 夏梓言 摘要:鲁迅所坚持的"硬译"主张,在译者主观意识的作用下.各种社会活动的推动下以及众多文学家.翻译家的批评和讨论的漩涡中,已 ...
-
翻译牵动文学命脉 ——访韩国著名翻译家金泰成
人物简介 金泰成(김태성),中国文化译研网(CCTSS)会员,韩国著名翻译家,韩国汉声文化硏究所所长.1959年出生于韩国首尔, 毕业于韩国外国语大学中文系, 获文学博士学位.曾任教于湖西大学等多所高 ...
-
日本翻译家谷川毅访谈录:磨砺文字、创新视角,完善形象的努力是非常重要的
"磨砺文字.创新视角,完善形象的努力是非常重要的" --翻译家谷川毅访谈录 张元 广东财经大学 谷川毅 名古屋经济大学 本文为张元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 ...
-
新书推介|王飞燕:《〈春香传〉的中文翻译与改编》
<〈春香传〉的中文翻译与改编>,王飞燕著,韩国宝库社2018年10月版. 内容简介 该书旨在对<春香传>在中国的翻译和改编进行一番系统地考察与研究.具体考察了翻译与改编的具体表 ...
-
迈克尔·凯思:瓦尔特·本雅明,都市研究,与城市生活的叙事 | 西东合集
陈永国 译 但要堕入真正的精神的底层,不再有什么夜里下降和上升的问题(那是白天吗?),对我来说意味着走老路回到两个面具的剧院,而它现在已经是一个酒馆了.(布勒东,1960) 引言 在试图讲述人们如何尝 ...
-
汪民安:纪念本雅明逝世75周年 | 西东合集
本雅明是二十世纪最为独特的文人之一.他的特征如此之突出,以至于很难找到一个类似的形象.他既无可替代,也难以模仿.他去世已经75年了,可是人们对他的兴趣不仅没有减弱,反而越来越强烈.通常,面对一个重要的 ...
-
瓦尔特·本雅明:布莱希特研究:什么是史诗剧?(第一稿) | 西东合集
田延 译 在当今的戏剧中,关于舞台表演的论争焦点要比关于剧本的论争焦点更为明确.这关系到把乐池填平.这条深渊--它把演员和观众分离开,就像把死人和活人分离开一样:它的静默增强了戏剧中的神圣:它的鸣响渲 ...
-
瓦尔特·本雅明:哲学历史论纲 | 西东合集
张旭东 译 译按:这篇<历史哲学论纲>是本雅明逝世前最后一篇作品,作于1940年初(本雅明于1940年9月26日服毒自杀),写作的一个直接引发事件是1939年8月23日<苏德互不侵犯 ...
-
瓦尔特·本雅明:讲故事的人
张耀平 译 一 虽然这一称谓我们可能还熟悉,但活生生的.其声可闻其容可睹的讲故事的人无论如何是踪影难觅了.他早已成为某种离我们遥远--而且是越来越远的东西了.说列斯科夫是讲故事的人并不意味着把他拉近, ...
-
站在“机械复制”之“后”的思考 —从瓦尔特•本雅明的摄影观念谈起
原作者: 张 楚 翔 内容提要: 针对当前中国摄影界有关"摄影本体的特性"."摄影影像的真实性"以及"摄影的话语权"等热点问题的讨论.用70 ...
-
瓦尔特·本雅明:明信片中的一生
--本雅明逝世75周年纪念 伦敦<艺术报>整理 中译:王立秋 本文译自伦敦<艺术报>为纪念本雅明逝世75周年所整理刊发的文章,选自Verso出版社为纪念而发行的<瓦尔特· ...
-
谈卡夫卡—本雅明
本雅明致阿多诺:第19封信[圣·瑞莫(SAN REMO),1935年1月7日]亲爱的威森巴登(Wiesengrund)先生想着你现在应该返回了,我这就回复你12月17日的长信.令我不无惶恐的是,你的信 ...
-
瓦尔特·本雅明|布莱希特研究:什么是史诗剧?(第一稿)
布莱希特研究:什么是史诗剧?(第一稿) 瓦尔特·本雅明 著 田延 译 编者按 本雅明的<什么是史诗剧?>一文有两个稿本.我们通常看到的是它的第二个稿本,这个稿本首次发表在<尺度与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