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
相关推荐
-
光明源自黑暗:宇宙第一法则
这题目看起来有点"无厘头",但是,这却是一个流布于宇宙的真理,并为人类生活所遵循.世界最伟大的哲学家老子以其超凡的智慧洞察宇宙阴阳,明确提出"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q ...
-
胡说《老子》52 —— 明道之用
原创 胡涂医 胡涂医 8月24日 胡说老子52-明道之用.m4a00:0004:02 天下有道之士,转身即是,每个当下都是无法之法.时间.空间,对于他们形同虚设.老子接着透露了一把神奇事儿: ...
-
胡说《老子》58 —— 回归老母
今天 胡說老子58-回歸老母.m4a 音频: 00:00 / 13:56 老子在<道德经>的第五十二章接着说: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 ...
-
《审度【老子道德经】之全译 》 ---77
第五卷总论篇 A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 ...
-
【读懂圣贤】----《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老子传世名著:<道德经> (又称<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dān).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 ...
-
《道德经》通读 第四十一章
<道德经>通读 第四十一章 原文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 ...
-
读帛书老子3.1|上士闻道,勤能行之
上士闻道,堇能行之.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下士闻道,大笑之. 弗笑,不足以为道. 是以建言有之曰: 明道如费,进道如退,夷道如纇. 上德如浴,大白如辱,广德如不足, 建德如输,质真如渝,大方无隅, ...
-
遵道而行:人知道了物的永恒和普遍,才能终生地守护自己
在人的面前,事实上呈现两条道路.一条是道,它通向生命:另一条是无道,它通向死亡.遵道而行就是要否定无道而肯定道. 老子将道与无道之间的矛盾尖锐地突显出来.在道看来,道是道,无道是无道:但是在无道看来, ...
-
《道德经》第41章:上士闻道,仅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
[原文]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①: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②: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③: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④:质真若渝⑤:大白若辱:方无隅⑥:器 ...
-
明道若昧,大白若辱; 进道若退,夷道若颣; 质真若渝,建德若偷;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
<老子.公刘版>上卷 第四篇,道德经 第二十章,道德的认识论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 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 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 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故建 ...
-
《道德经》: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到底是什么意思?
解<道德经>: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 首先,要知道这里的道,是大道,天道.正道,不要简单从字面上理解成道路,同样的,名可名非常名的"名",也不是名称,就好像道德经 ...
-
《道德经》如何理解“明道若昧,进道若退”?进道为何会像后退?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此篇承接<道德经>老子为什么 ...
-
刘春霖确实做到了他自己所言:“平生志不在温饱”、“不崇高位崇高行”两点,保持了中国士子应有之脊梁,殊为难得。
刘春霖确实做到了他自己所言:"平生志不在温饱"."不崇高位崇高行"两点,保持了中国士子应有之脊梁,殊为难得.
-
道经之十一、有之为利,无之为用
帛书校订本: 卅辐同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燃埴为器,当其无,有埴器之用也:凿户牖,当其无,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白话通译本: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个轮毂上,轮毂中间的空虚部分,可以 ...
-
明道若昧 ——郭石夫艺术展
郭石夫 当代著名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画院艺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市高级职称评审委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郭石夫先生以大写意花鸟画享誉画坛,并兼擅山水.书法.篆刻.诗词及西洋绘画等,于戏 ...
-
建言三坊七巷古玩收藏市场一条街
. 重点以古玩为主,兼营瓷器,尤其重点的卖买旧书市场,提高福州文化层次和档次 .福州三坊七巷改造,应集文物保护和商贸旅游.文化.古玩.娱乐为一体高标准的文物建筑保护区. 张祖仁说三坊七巷,东以南大街为 ...
-
道经之十七、 太上不言,下知有之
帛书校订本: 大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誉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信不足,安有不信.猷呵,其贵言也.成功遂事,而百姓胃我自然. 白话通译本: 最好的君王,下面的百姓只知道他的存在.次一等的君主,下面的百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