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上公章句述成·德经·淳风第五十七
相关推荐
-
第4章老子有哪些先进思想
老子说的"道",就是现代人说的思想,<道德经>中一些先进思想观点至今仍然不落后,值得我们传承.弘扬.发展. <道德经>中有哪些先进思想? 老子提出" ...
-
老子:无为而无不为,乃为善道之人
老子哲学的核心理念是道,而无为思想则是老子在他对道的认识基础上为人们所提出的实践哲学,即用"无为"去为人.处世.理政.治民.老子无为思想的逻辑脉络显然是这样:道"深不可识 ...
-
《道德经》通读 第五十七章
<道德经>通读 第五十七章 原文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物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 ...
-
《审度【老子道德经】之全译》 ---64
第四卷治外篇 A 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 ...
-
老子《道德经》解读:第三章:圣人之治
第三章:圣人之治 [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 ...
-
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道德经第五十七章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 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 民多利器而国家滋昏, 人多知而奇物滋起, 法物滋彰而盗贼多有. 是以圣人之言曰: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 ...
-
河上公章句述成·德经·鉴远第四十七
德经·鉴远第四十七 原成:鉴,犹镜也."道"衍生万物,约束万物.凡物皆是以"道"的"无"与"有"运动完成自身的发展变化. ...
-
河上公章句述成·德经·贵生第五十
德经·贵生第五十 原成:贵生者,善摄生之谓也.善摄生者不但要避免可见的危害,更要有能力去避免未知的危害.兕虎甲兵,可见之害也.生生之厚,未知之害也.思想上接受身体的自然衰老,是心理卫生健康的表现. 出 ...
-
河上公章句述成·德经·益证第五十三
德经·益证第五十三 原成:益,溢也.证,症也,病症.凡物满则溢,此理之必然也.物满于器而溢,人满于志而溢.甚除.甚芜.甚虚者,皆是满于志而害于物之谓也.以主观意志约束自身者,非为盗夸即是强梁. 使我介 ...
-
河上公章句述成·德经·玄符第五十五
德经·玄符第五十五 原成:玄,犹变也.符,验也.玄符者,变化之信验也.凡变者,皆有生命活力,故柔弱.凡僵者,皆失生命活力,故坚强.和者,顺于身体衰老之变,故曰和常.益者,顺于主观意志求于永生,故曰灾祥 ...
-
河上公章句述成·德经·玄徳第五十六
德经·玄徳第五十六 原成:玄,犹变也.衍生万物谓之大,有万不同谓之富,不同而同之谓之玄同.此三者皆是"变"之所得也.德,行有所得也.行"变"而有所得者,玄德也. ...
-
河上公章句述成·德经·守道第五十九
德经·守道第五十九 原成:资治通鉴·唐纪: 上问侍臣:"创业与守成孰难?" 房玄龄曰:"草昧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 魏徵对曰:"自 ...
-
河上公章句述成·道经·还淳第十九
还淳第十九 原成:还,转也.转而復与民意一也,国乃復淳风矣. 絶圣. 河上:絶圣制作反初守元五帝垂象苍颉作书不如三皇结绳无文. 原成:圣的本义是"闻声知情".圣一分为二,只留&qu ...
-
河上公章句述成·德经·论德第三十八
德经·论德第三十八 原成:论,辨论也.论者,讲明之谓.德,行有所得也.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辩事于心,论事于行,则可凡事不妄,没事不殆."道",理顺人与自然的关系,& ...
-
河上公章句述成·德经·法本第三十九
德经·法本第三十九 原成:法,逼也.逼而使有所限也.本,草木之根柢也.草木不知无根柢必亡,实根柢知之.故草木无知而以四处蔓延为能,根系知之则以约束其蔓延为能.凡物皆如是,人亦然.当人以主观意志逞志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