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流,如何进入心流状态高效率的做事?
通常,我们在工作中会随着时间拉长而越来越累,但有的人工作后反而神清气爽。那些越做越不累的人背后是有什么祕密吗?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的了解一下:

我们都知道人的能量(意志力)是一个有限的系统,但在这里,我要来打破它,聊一聊心理学上有点违反常理,令人不解的现象──心流。
米哈里教授在 1970 年代时发现:多数人工作一天之后筋疲力尽,但是,有些人会工作一整天之后,竟然还精神抖擞。你应该会疑惑:这些人不是在工作吗?应该会消耗能量才对啊?精神能量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于是他开始研究特别有创造力的人,例如顶尖运动员、音乐家、学者⋯⋯每个人都会提到自己有时候会有那些精神抖擞的状态,当时,米哈里教授访问了一位著名的钢琴作曲家,作曲家描述了他在创作时候的心情:我会进入到狂喜的状态,在那个时候,我感觉不到自己,我好像根本就不存在 ,我的手好像跟我的意志无关,我坐在那里,带着崇敬和平静的心情,音乐就这样自然而然地从我手中流泻而出。1975 年,米哈里教授首次发表了他对于这个神祕现象的研究,并给它一个很传神的名字 心流(flow)。
心流是特殊的精神状态,当你在极度专注时,完全沈浸其中,效率和创造力提高,让你忘记时间、忘记饥饿、甚至忘记所有不相干的身体讯号。

一旦你从这个状态出来,你可能会觉得口渴、肚子饿,但精神依旧很好,心情也很愉快;换句话说,虽然肉体消耗了能量,心灵反而补充了能量,不只是在创作、运动领域,甚至在职场上,心流也有可能发生。
研究发现,如果你在日常生活中,能够重复且规律地进入心流状态,也能够提升你整体的幸福感、生活质量,令你更快乐,生活更积极。
如今,心流是积极心理学中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要如何才能更容易进入心流状态呢?目前研究归纳出以下五个条件:①你要热爱你所做的事。②你要具备一定的技能,对你做的事有主控的能力。③要有挑战性,但不会太有挑战,难度大概微微超过你当下的能力( 10% )。④要有阶段性的反馈和奖励。⑤要有明确的目标,并且知道大致的步骤。
这五个条件都具备的时候,你所做的事情,将更容易让你进入心流状态。

如果你曾经迷过电玩,你也许拥有废寝忘食、完全投入的体验吧?为什么打电动会有这样的魅力呢?我们来一一检视:首先,电玩很有趣,感官设计很刺激,故事性强,你会玩它,因为你喜欢;其次,电玩的设计上,让你很有主控感,得以快速上手操作;其三,电玩会设定难度,还会不断调升难度,让你觉得有挑战性;其四,过了特定关卡之后,你会得到奖励;其五,你会有明确的阶段性目标,象是打魔王、搜集宝物、过关等。
发现了吗?这跟心流的条件完全吻合,难怪打电动那么引人入胜,还会上瘾;如果电动游戏能够按照心流的原理设计,让你获得心流的好感,给你更多动力,甚至主动想要玩它,我们是否能按照心流的原理,设计自己的工作呢?
答案是可以,具体可以透过下面5个练习,进行导引:
1、专注时间。关掉手机与电脑的讯息提醒。切断干扰源,给自己一段不被打扰的时间和空间。
2、制定目标。为工作制定明确的目标,参考之前练习,试问自己:如何知道我完成了?
3、工作挑战。让工作有所挑战,而这挑战需要高出你的能力约 10%。这样的难度下,你需要专注努力,又非完全达不到。
4、设定关卡。把给自己的挑战、执行计划和目标,明确定义出来。告诉自己有几件事情要完成?关卡、里程碑在哪里?越清楚越好,这是一天的任务,每天都做更新。
5、实时奖励。给自己设计实时的反馈奖励。例如:完成了小阶段,可以向同事或主管要反馈,或是自己好好犒赏自己一番。
在我们的生活里,也可以多留意什么时候会进入心流的状态,并将心流状态复制到生活其他的地方。
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训练网 :通过专业训练,提升你“快速阅读、记忆力、注意力、思维、高效学习”等方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