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教学注释四:分工与专责
经常听到有人建议语文教师要学一点训诂知识,在备课时要多作考据功夫。例如许嘉璐在《怎样学好古汉语 如何教好文言文》一文中就举例说:
《曹刿论战》“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什么叫“旗靡”?为什么“旗靡”就“逐之”?如果《左传》你读得很少,我担心你这个词讲不好。《左传·宣公十二年》有这样一句话:“吾闻致师者,御:靡旌摩垒而还。”什么意思?当时晋楚两国对阵,楚国挑战,挑战的规矩,是四匹马拉一辆兵车三个人,向对方显示自己的勇,这就对车上的三个人要求很高,“御”,这是对驾车人的要求,“靡旌”,旗帜要倒,“摩垒而还”,擦着对方的营垒边转圈。“旌”就是旗,旗子插在车上,车快时风有阻力,使旗子往后仰。所以“靡旌”是表示车要达到的速度,“摩垒”表示车走的线路。既然“靡旌”是指车上旗帜被风兜倒了,言车快,那“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也是指快,而两句有分工,“视其辙乱”,是指败兵乱跑,没有固定方向;“旗靡”,是说跑的速度非常快。这个“旗靡”的靡,当“偃”讲,就是往后仰。象这种情况,看了《宣公十二年》不就很明显吗,不看你就只有一杯水,看了就会有一桶水。

确实很多语文老师都在做这个研究工作,知网中几千篇大学语文研究论文,也有相当部分是在研究这方面内容。对此笔者却颇不以为然。笔者认为现代教育是建立在分工基础上的,不但是分科教学,而且在同一学科内部教与研也有较明确的分工。前面笔者讲到大学语文的人文性时,就强调教材编者的责任,有了具有人文性的教材,教师用好教材就是人文教育,不需要在教材内容以外再大讲所谓人文精神。教学注释也是同样的道理。教学注释是以学术注释为依托的,是在学术注释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确定教学注释的“量”与“质”。而提供学术注释则是专家学者的责任,然后是教材编者把这些学术注释转换成教学注释,再然后才是教师们在备课时掌握好这些教学注释,在讲课时讲好这些教学注释。让教师们来做学术考据,既不必要也不现实。连专家学者自己内部也有分工的,有的是研究《左传》的专家,有的是研究《史记》的专家,他们都倾其一生之力于某部专门的典籍。语文教科书是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所不包,语文教师不可能也没必要和专家们去比谁更专门。现在一些语文教师热衷于撰写学术考据之类的文章(这也有职称评审造成的误导),写出来的往往只是自以为新发明其实学术界早已解决只是他们不知道的东西,甚至是重复学术界早已证明为谬误的东西,其结果对于学术研究固然没有任何贡献,还可能导致课堂上夸夸其谈,炫耀学问,继续败坏学生的胃口。
所以笔者一贯主张教学注释也要有分工和专责,具体说:第一步,是专家学者做好研究,提供学术注释,类似《曹刿论战》那样的注释,难道不应该由专家学者们提供,反而是要一线教师们去研究的吗?当然,专家学者主要是做学术注释的,但是也不妨学习一下民国学者,在学术研究的同时,兼关注一下大学和中小学国文教材的编写和注释。或许这个工作还需要有中间平台,例如《名作欣赏》曾经开列过大学语文教材目录,征集赏析文章,吸引了一批专家学者赐稿,这就是很好的办法。另外如果能构建类似“维基百科”这样的网络平台,也是征集和汇编专家学者集体成果的好办法。我们也可以选择教材的文言文部分,开出一份书目,吸引学者来做类似 “集释”的工作,建立一个数据库,为大学语文的教材编写提供资源。
第二步,教材编者必须掌握已有的学术成果,把学术注释转化为教学注释。教材编者固然也不乏本人就是专家学者,但是术业有专攻,大学语文教材天文地理古今中外的内容绝不可能是某几个专家学者就能胜任的,要想做出一流的注释,势必要靠汇集众多的专门家。目前一些编者,过于自信,把教材注释做成一家之言,结果是引得众人汹汹都来“商榷”,实在是没有必要。笔者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根据不同的课文,选择学术界的权威版本注释,并注明出处。例如选自《论语》的课文,就采用杨伯峻的译注本,即使注释有误,那也是杨伯峻的错误,由学术界去争论。当然,把学术注释转化为教学注释,并不是照搬就可以,还要有教学方面的考量,例如某个词语中小学是否已经出现过,已经注释过,根据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现在还要不要注,如何注?有时候还要考虑教材和教参的分工,有些中小学已经出现过的注释,可以不写进教材,但是有必要编入教参,供老师参考。这是因为教师们教学工作繁忙,不是都有精力来做“大中衔接”的课题研究的。
第三步,才是教师的专责。就是教师们在备课中一定要下功夫熟悉教材教参内容,不要不自量力地把精力用到所谓的学术注释上去。如今高校教师都有教学和科研双重任务,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谭帆会长曾经提出:“大学语文课程必须专业化;大学语文教师必须学者化。”笔者想要修改一下:大学语文课程必须学科化,大学语文教师必须成为大学语文学科的学者,而不是只擅长研究某一代某一家的学者。大学语文教师最亟需的任务,是吃透教材和教参,包括每一条教学注释,学术界的研究固不妨了解,大学语文课程、教材、教学方面的目的、要求尤须了然于心,如此才是一个好的大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