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为什么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相关推荐
-
38章上德不德篇王弼注老子道德经诗解 - 简书
琴诗书画关注 2019.03.19 17:55:39 38章上德不德篇王弼注老子道德经诗解 题文诗: 德者得也,至德不得,以无为心,以虚为主, 至虚至无,至始至幽,至实至有,不求而得, 不为而成,至德 ...
-
刘晓林:解老子《道德经》(37,38)
解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七章 刘晓林 原文: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字意双解: &qu ...
-
《道德经》能读 第六十八章
<道德经>能读 第六十八章 原文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而敌自服也.善用人者为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此章名曰:不与者生. 以道立身,人无 ...
-
诗说《道德经》:开篇首讲
<道德经>感悟 一卷皇皇道德经,清静自隐贵无名. 东来紫气信闲笔,西出函谷渺无声. 道"生"德"畜"原一体,有"利"无" ...
-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下士闻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有之: 明道若昧: 进道若退: 夷道若纇: 上德若谷: ...
-
什么是德?为什么老子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老子一书分为道经与德经两个部分,这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 道德二字是我国文字中含义最深远的两个字了.我们今天常常将道德理解为文明礼貌之类.其实,这并不是这两个字最原始的含义.道指的是宇宙万物的根本法则, ...
-
——道德经“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
--道德经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quo ...
-
《道德经》第38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而莫之应,则攘(rǎng)臂而仍之,夫礼者, ...
-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有以为,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
<老子.公刘版>上卷. 第四篇,道德经 第二十一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有以为,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 ...
-
夜读道德经(连载12):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人生在世,不过百年,我们总想说点什么,让自己显得不平凡:总想做点什么,留下一些痕迹,证明自己曾经来过-- 但老子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也就是说,一个真正有德的人,往往很平凡 ...
-
道德经三十八章——上德不德
这一章谈及德,是书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章节,内容含量非常多. 先贴下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 ...
-
德经之一、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帛书校订本: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
-
《道德经》38章《上德不德》悟读述杂【38】
《道德经》38章《上德不德》悟读述杂【38】
-
《道德经》第38章“上德不德”应该怎么解读好?
上德应该理解为最高的德.比如,经文中亦说"上善若水",这里的上善也应当理解为最高的善.所以上字在经文中应当是最高的意思.经文中还有太上.上仁.上义.上礼等概念,其中的上字的意义也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