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海忠金匮要略笔记(十一)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治第一之闻诊
相关推荐
-
《金匮悬解》中医四诊——望、闻、问、切
脏腑经络六 问曰:病人有气色见于面部,愿闻其说.师曰:鼻头色青,腹中痛,苦冷者,死.鼻头色微黑者,有水气.色黄者,胸上有寒.色白者,亡血也.设微赤非时者,死.其目正圆者,痉,不治,又色青为痛,色黑为劳 ...
-
三焦不通按摩哪些穴位?
[回答] 三焦可分为上焦.中焦和下焦.上焦病证,是指温热病邪,侵袭人体从口鼻而入,自上而下,一开始就出现肺卫受邪的证候,表现为口干舌燥.头疼.咽喉肿痛.面色萎黄等症状:中焦病证,是指温病自上焦开始,顺 ...
-
伤寒论第294条
17.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未知从何道出,或从口鼻,或从目出,是名下厥上竭,为难治.(见<论>第294条). 作者:蒋远东 本"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quo ...
-
贾海忠金匮要略笔记(十)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治第一之闻诊
第六节闻诊 [原文]师曰:病人语声寂然喜惊呼者,骨节间病:语声喑喑然不彻者,心膈间病:语声啾啾然细而长者,头中病. "病人语声寂然喜惊呼者,骨蒸间病",就是说病人说话声音本来很安静 ...
-
贾海忠金匮要略笔记(一)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治第一之治未病
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治第一 第一节.治未病 [原文]问日;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牌王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牌,惟治肝也. 首先讲 ...
-
贾海忠金匮要略笔记(二)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治第一之脏虚治法
第二节.脏虚治法 [原文]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牌.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则肝 ...
-
贾海忠金匮要略笔记(三)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治第一之脏虚治法的要点延伸
[要点延伸] 1.五脏虚病"气味"治法 木 火 土 金 水 肝虚 心虚 脾虚 肺虚 肾虚 补 酸 苦 甘 辛 咸 助 焦苦 香甘 腥辛 腐咸 臊酸 益 甘 辛 咸 酸 苦 我们从上 ...
-
贾海忠金匮要略笔记(四)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治第一之病因分类
第三节.病因分类 [原文]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若五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藏府,为内所因 ...
-
贾海忠金匮要略笔记(五)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治第一之病因分类
[要点延伸] 1.五常,五行常态. 2.风气,风性.五性之一 3.利弊统一性. 4.元真元气. 5.内所因,由呼吸. 消化.泌尿.生殖系统侵入的病因. 6."皮肤所中"因,由皮肤侵 ...
-
贾海忠金匮要略笔记(六)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治第一之疾病预防
第四节疾病预防 [原文]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藏府,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负.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 ...
-
贾海忠金匮要略笔记(七)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治第一之望诊
第五节望诊 [原文]问曰;病人有气色见于面部,愿闻其说.师曰:鼻头色青,腹中痛,苦冷者死:鼻头色微黑色,有水气:色黄者,胸上有寒:色白者,亡血也.设微赤,非时者死:其目正圆者痓,不治.又色青为痛,色黑 ...
-
贾海忠金匮要略笔记(八)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治第一之望诊
气色,指的就是人体面色的气的变化,通过色和泽,色,就是青.赤.黄.白.黑.泽,就是看起光不光亮.人体里面的变化,通过色泽表现出来.所以,中医的望诊,一个是望颜色,鲜明所指的就是泽.所以,望气色,一定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