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扉旧事(41) 诗是内心奔流的河 | 张国领专栏
相关推荐
-
【李白对高力士诗对】
[高力士]做春梦,入秋围,不知冬夏.[李白]坐南宫,守北地,也要东西.2020,12,1,朱百良
-
读诗如得珍宝
早上醒来后如果不急着上班,我会躺在床上或沙发上读一会儿诗.有时在晚上也一样.有时稍有空闲,也会随手摸到诗的刊物或诗集看上几首.我收到不少朋友寄来的诗集,也购买了国内外的一些诗人的诗.从少年时我就对那种 ...
-
飞扬跋扈为谁雄,杜甫写诗送别李白,没想到这一别竟成永诀
天宝三载即公元744年,我国唐代两个最伟大的诗人李白和杜甫在洛阳相遇了.此时杜甫三十二岁,相当于文学青年,而李白曾经供奉翰林,名满天下,但他们一见如故. 李白大杜甫十一岁,又曾经获得唐玄宗赏识,所写& ...
-
大唐有一位“呆”诗人,3年才写出2句诗,却成了名作流传至今
2021-01-13 10:00 华人号:中国文化 爱因斯坦曾说:"在天才和勤奋两者之间,我毫不迟疑地选择勤奋,她是几乎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产婆." 唐朝是诗歌最繁荣的时代,也是天才 ...
-
李白写了一首肉麻的诗,是写给杨贵妃的,开篇两句你肯定听过
唐朝是一个盛世,在这其中出现了不少有才华的诗人,比如说李白,就是当时一位著名的诗人.他又被大家称为"诗仙",性格爽朗大方,喜欢喝酒和作诗,也交到了不少的朋友.在这些诗人当中,孟浩然 ...
-
李白这人挺好的,就是活得太拧巴
与我一起做一个爱学习.愿成长的人 阅读全文约需9分钟 李白是个活得很拧巴的大诗人 文/晏凌羊 01 李白小时候就很聪明,五岁就能把唐代的小学识字课本倒背如流,15岁的时候就已有诗赋多首得到一些社会 ...
-
被称为“当代李白”的两位诗人:第一位名气很大,第二位争议很大
2021-02-26 10:09 华人号:中国文化 翻遍古籍,笔者硬是没找到古代诗人中谁获得过"第二个李白"之称. 李白名满天下后,确实有不少模仿者,比如那个因模仿李白而被苏轼鄙视 ...
-
柴扉旧事(43) 第一本诗集的诞生 | 张国领专栏
柴扉旧事(43) 第一本诗集的诞生 张国领 但凡创作的人,都忘不了自己发表的第一篇作品和出版的第一本著作. 我发表的第一首诗名字叫<复活>,发在地区小报<蚌埠报>上.但这不是我 ...
-
柴扉旧事(37) 挤满旅途的乡愁 | 张国领专栏
柴扉旧事(37) 挤满旅途的乡愁 张国领 现在每年的春运都是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那是因为数以亿计的返乡.探亲者形成的客流大潮,使春节前后的中国,形成了一个人口流动的大漩涡.卷进的不光有人的急切心情,还 ...
-
柴扉旧事(34)好事儿成双 | 张国领专栏
柴扉旧事(34) 好事儿成双 张国领 中国人的规矩多,大多数规矩来自于传统的习俗.这些习俗又来自于大多数人的忌讳和喜好,很难说有多少科学根据.记得小时候我就听大人传过几句顺口溜:前不栽桑,后不栽柳,墙 ...
-
柴扉旧事(28)三十岁宣言 | 张国领专栏
柴扉旧事(28) 三十岁宣言 张国领 圣人说"三十而立". 我不知道我三十岁时是否立了起来,但我记得我三十岁的生日就是在"高干别墅"里度过的. 我的生日是在春夏 ...
-
柴扉旧事(27)深夜里的不速之客 | 张国领专栏
柴扉旧事(27) 深夜里的不速之客 张国领 有一个成语,叫"与虎谋皮".形容让恶人去干善事儿,一个字,难. 生活中其实不光与虎谋皮难,与任何动物谋皮都难. 难就难在人的意见并不统一 ...
-
柴扉旧事(25)通向温暖的小道 | 张国领专栏
柴扉旧事(25) 通向温暖的小道 张国领 曾经有这样一句歌词,叫"长路奉献给远方--". 当下有句很流行的话,叫"诗和远方". 从人们对远方的迷恋可以看出,在众 ...
-
柴扉旧事(24)安徽人·河南人 | 张国领专栏
柴扉旧事(24) 安徽人·河南人 张国领 在安徽当兵十五年,其中十年是在合肥市,可我不会说一句合肥话,至今仍是一口纯正的河南腔,无论走到哪里,别人一听我说话就知道我是河南人,浓浓的河南口音成了我是河南 ...
-
柴扉旧事(13)母鸡下蛋咯咯哒 | 张国领专栏
柴扉旧事(13) 母鸡下蛋咯咯哒 张国领 前两年看电视剧<潜伏>,发现有个情节特别真实,就是余则成的太太翠苹被接到城里之后,没有工作,她看到保密局的院子里有一块空地,就自己动手垒了一个鸡窝 ...
-
柴扉旧事(4)篱笆墙上的金银花 | 张国领专栏
柴扉旧事(4) 篱笆墙上的金银花 张国领 自有了与独身女人的菜地之争之后,我就在院子周围扎起了篱笆墙,扎篱笆用的都是别人拆旧房要扔的细木棍,还有地方一个朋友从工厂给我弄来的废铁皮. 篱笆不高,也不是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