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家追忆许渊冲: 血气方刚、拒绝平庸的百岁老人
相关推荐
-
作家、评论家共话翻译家许渊冲:人生追求卓越理想,让中国的美成为世界的美
许渊冲 1921年4月18日 - 2021年6月17日 6月17日上午,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的传奇翻译家许渊冲先生在北京家中逝世.两天后于上海思南文学之家举行的,意在于解读&q ...
-
名家访谈 || 优秀的翻译来自丰富的实践——访中国资深翻译家郑克鲁教授
本文原刊<东方翻译>2018年第1期 已获授权推送,特此致谢! 郑克鲁 郑克鲁教授是我国学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学翻译家.文论家.文学史家及教材编写专家.时至今日,他的翻译作品总量已超过15 ...
-
百岁人生的“美”与“乐”——纪念翻译家许渊冲先生
[光明书话] 作者:蒋童(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2021年6月17日上午,刚在电脑前工作不久,就看到微信圈里发出了许渊冲先生千古的消息.不能相信,也不愿相信这是真的,因为就在两个月前的4月14日下午,许 ...
-
学林轶事| 郑振铎:一位成绩斐然的翻译家
郑振铎(1898-1958)是五四时期倡导新文化运动的著名学者,在文学.艺术史.考古等领域的贡献广为人知,同时他也是一位成绩斐然的翻译家. 纵观人类翻译史,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译者在对外宣传与对内推介 ...
-
许渊冲:与平庸作战
To be or not to be,这是一辈子的个人问题. 他显然已经完成了一件伟大的事,一件谁也没做到的事,但「我是不是一个庸人」,这个问题直到今天,依然是一个问号,没办法划句点. 文 | 查非 ...
-
湖笔的发源地——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善琏镇卜家堰村东山庄自然村,我们见到了百岁老人沈应珍。 “做毛笔,要128道小工序哩!”老人将湖笔的故事娓娓道来
沈应珍:世纪笔工的传承与坚守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1-05-13 06:16光明日报记者 严红枫 陆 健 光明日报通讯员 彭 玲最美人间四月天.在湖笔的发源地--浙江省湖州市南浔 ...
-
“把一个国家创造的美转化为世界的美”——追忆翻译家、北大教授许渊冲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1-06-18 04:09 [追思] 光明日报记者 晋浩天 在北大,有一位可爱的老人,喜欢吃汉堡.喝可乐,喜欢从夜里"偷时间",深夜是他 ...
-
“把一个国家创造的美转化为世界的美” ——追忆翻译家、北大教授许渊冲
许渊冲 资料照片 [追思] 在北大,有一位可爱的老人,喜欢吃汉堡.喝可乐,喜欢从夜里"偷时间",深夜是他工作的黄金时段.昨夜今晨,他还一直在看自己最近出版的一本新书.早上5点多,他 ...
-
百岁许渊冲西南联大纪念日再唱校歌,追忆入校时光
点蓝色字关注"央视新闻" "您还会唱校歌吗?" "会啊!中兴业,须人杰.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便一成三户,即使只剩下我们三所学校,我们也会抗争到底!& ...
-
黄自元的笔足以撬动整个书坛,博采众家之长,而自成一家,真书法
书者介绍 黄自元(1837--1918),字敬舆,号澹叟,湖南安化县龙塘乡人,清末书法家,实业家.生于道光十七年(1837),清同治六年(1867)举于乡,次年殿试列第二(榜眼),授翰林院编修.曾任顺 ...
-
「众家集评」杨逸明 亲情友情爱情诗词八首
当代诗词百首点评 亲情友情爱情卷(连载十四) 评家简介 杨逸明,1948年8月生于上海.曾为中华诗词学会第二届.第三届副会长.<中国诗词年鉴>副主编.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云帆诗友会顾问,全球 ...
-
众家言说|格非:我读《玫瑰之名》
爱世界,爱文学,爱<世界文学> 我读<玫瑰之名> 格非 去年冬天,我在法国南部的索拉日修道院呆了一个多月.这座矗立在半山腰上的修道院属于圣方济各修会,地点已靠近了意大利北部(我 ...
-
许渊冲读诗赠青年人: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挥斥方遒!
五四青年节,一起来聆听翻译家许渊冲先生朗读自己翻译的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长沙>片段. 今年4月18日,是许老的百岁生日.这位跨时代译者专注翻译70多年,至今笔耕不辍,每天翻译到凌晨三四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