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之役:李景隆统兵五十万进逼北平,朱棣不全力固守,却去借兵
相关推荐
-
史评:明朝的宁王朱权善谋,可善谋的他为何被燕王朱棣忽悠瘸了?
明朝"靖难之疫"刚开始的第一年,起兵造反的燕王朱棣就扛不住朝廷军队的进攻了,他只有北平一城之地,而当时名正言顺的大明皇帝.建文帝朱允炆却有举国资源,即使最早派出讨伐朱棣的将领李景隆 ...
-
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三十八)大宁军区在行动
7月5日下午,朱棣开始造反. 7月6日清晨,控制了整个北平城. 7月8日,燕王夺取通州.密云.蓟州.遵化.卢龙. 7月16,朱棣大败都督宋忠. 7月18日,燕王夺取永平.开平. 到此为止,燕王朱棣可谓 ...
-
长篇小说连载|卢原质传略(第二十五章):图大位 朱棣发难
第二十五章 图大位 朱棣发难 第一节 洪武三十一年正月元宵节,这天朱元璋性情特别地好,与郭宁妃一起去看了鳌山灯会,没想到回宫后,突然干咳不止,头痛欲裂.郭宁妃叫竺汝急传御医,这样整整折腾了一夜,直到东 ...
-
和成有:《和氏家谱》从和青墓志看明朝的“靖难之役”
和谷:堂叔父成有,乃民国<同官县志>总编撰文瑄先生之嫡孙,出生于毛泽东老师黎锦熙曾经客居的南凹古槐下的窑洞,曾就职于铜川纺织厂任工会主席.新世纪初,我从海南归来,他携我续修<和氏家谱 ...
-
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四十四)宁王加盟
8月30日,李景隆誓师出征. 与此同时,小皇帝给宁王.辽王,各下了一道圣旨,总而言之,希望你们赶紧到中央政府报道. 小皇帝已逼死了一个藩王,囚禁了四个藩王. 现在燕王造反了,他还想凭一纸调令,让宁 ...
-
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四十六)李景隆兵败北平城
10月15日,李景隆率军包围了北平城. 但是,就在前一天,燕王控制大宁军区的消息,已传了过来. 10月18日,燕王.宁王携手南下的消息,也传来了. 听到这个消息,李景隆恐怕就是感觉,准备了一桌子,却突 ...
-
建文帝亲表哥李景隆,两次战斗送朱棣人头百万,最后还当带路党!
李景隆在史书中不是很有名气,但痛失帝位的建文帝朱允炆,肯定对他刻骨铭心.别误会,不是和他还有什么深厚的感情,而是被他坑惨了! 通过李景隆在靖难之役中的种种离奇表现,甚至有人怀疑,他是朱棣安插的卧底,专 ...
-
李景隆率领五十万大军北伐,为何惨败给朱棣?朱棣道出了五大原因
建文元年,燕王朱棣起兵造反,当然对他来说这是"靖难"."清君侧".不久以后,朱棣在真定大败建文帝朱允炆的心腹耿炳文.这次惨败让建文帝脸上很挂不住,也让朝廷方面开 ...
-
靖难之役中,盛庸曾多次打败朱棣,他的最终结局如何?
靖难之役是明朝的夺嫡之战,朱棣通过此役夺得皇位,成为明成祖,朱棣夺得皇位后,对忠于建文帝的大臣大肆屠杀,残忍至极,并创造了许多新词,如"诛十族" 和"瓜蔓抄"等 ...
-
李景隆打开南京城门,迎接朱棣大军入城,他的下场如何?
史事纵览 以史为鉴,为现实拾遗补缺.人物.故事都源自正史,力求客观理智,有益于人. 公众号 李景隆,被戏称为"建文战神"."靖难第一内奸"和"虎父有犬 ...
-
明太祖朱元璋十分看好的李景隆为何在靖难之役中表现的那么不堪?
朱元璋并没有看走眼,李景隆的军事能力并不弱.但是他在靖难之役中的表现,大有"内奸"的嫌疑.笔者打算从李景隆的出身,他和朱棣的关系,以及靖难中的实际表现这三个方面着手,来聊一聊他究竟 ...
-
靖难之役的转折点:朱棣与李景隆激战于白沟河,从此转守为攻
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四月初一,曹国公李景隆统兵从德州北上,武定侯郭英.安陆侯吴杰等人统兵从真定北上,相约在白沟河会合,征讨燕王朱棣. 白沟河曾是宋辽两国边界,北宋名将杨延昭曾在这里镇守. 收到消 ...
-
作为明朝的一大草包,为何却能成为靖难之役的第一功臣?|朱棣|李景隆|朱允炆|朱元璋
自古以来,人们都十分崇拜英雄,因为英雄拥有常人不具备的特质,且能够做出令常人敬佩的举动. 历史上有许多国家英雄.民族英雄,他们在自己国家和民族陷入危险之际挺身而出,从而得到了后世的代代称颂.英雄并非人 ...
-
靖难之役,建文帝为何派李景隆对阵朱棣,后来李景隆为何投降朱棣
李景隆是朱元璋外甥李文忠的长子,李文忠去世后,李景隆世袭了李文忠曹国公的爵位,这个时候仍然是朱元璋当皇帝,虽然朱元璋晚年弑杀了很多功臣,但是李景隆不仅没有受到迫害,反而被朱元璋不断升官,负责地方上练兵 ...
-
靖难之役:李坚和顾成同时被擒,朱棣对他们的态度却截然不同
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八月,燕王朱棣在真定滹沱河击败建文帝派来的征虏大将军耿炳文,这是朱元璋的儿子和孙子第一次大规模武力较量. 朝廷在此战中损失惨重,左副将军兼驸马都尉李坚.右副将军宁忠.左军都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