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齐洲:孔子办学的时间地点(关于孔子办学的几个基本问题之一)
相关推荐
-
三代古国——萧国,与秦同宗,历经夏商周,国名来自艾蒿
东南部的江淮流域多有嬴姓国,萧国是其中之一,萧国历经夏商周三代,在今安徽萧县,都城在圣泉乡一带.嬴姓诸国起源于东夷鸟图腾伯益部落,<史记·秦本纪>载:"大费(伯益)生子二人:一曰 ...
-
鲁国史话十五:3句话引来杀身之祸,隐公最后的心愿也化为了泡影
周桓王八年,即鲁隐公十一年,从咱们的"史话"故事刚刚讲到这一年的时候,在下就剧透了这是一个悲伤的年份.只不过这个伤感的故事发生的时间比较靠后,因此,鄙人才迟迟没有提及.现在,我已经 ...
-
孔子问礼:一对旷世CP的风云际会
河南洛阳,一个在古书中被称作'居天下之中'.处'九州腹地'的地方,在其三千多年的城市进程中,洛阳曾经先后十三次被作为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最早.历时最长.朝代最多的古都.公元前二 ...
-
5.11 孔子的实际政治操作能力有多强?
孔子十五岁而治于学.孔子到三十岁这一年,孔子自己表述叫"三十而立".为什么是在他三十岁左右?季孙氏的家长当时叫季平子,认为孔子还有点小能耐,于是把孔子引为他的家臣.孔子最初给季平子 ...
-
王齐洲:《乐经》为孔子“乐教”教材辨
围绕<乐经>问题,我和陈桐生教授已有几番讨论(见王齐洲<<乐经>非刘歆王莽伪造辨>,<光明日报>2020年11月2日<文学遗产>专栏:陈桐生 ...
-
王齐洲:孔子办学的经费来源(关于孔子办学的几个基本问题之四)
孔子办学,起初规模不大,所收弟子均为鲁人[1],食宿问题较易解决,学校经济压力也许不大.然而,随着学校影响越来越大,四方来从学者日众,办学规模也逐步扩大.有不少弟子来自其他诸侯国,如楚.秦.晋等国,距 ...
-
王齐洲:孔子办学的组织管理(关于孔子办学的几个基本问题之三)
创办一所学校,如果想要它长期稳定发展,不使倒闭,离不开有效的组织管理.举凡招生制度.日常运作.内部协调.毕业分配,等等,都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孔子办学究竟是如何进行组织管理的,这也同样需要明确. 吴道 ...
-
王齐洲:孔子办学的层次规模(关于孔子办学的几个基本问题之二)
周代学校有小学.大学之分,不同年龄段的人会进不同层次的学校.孔子所办的学校是小学还是大学?或者是否包括了小学和大学?这属于办学层次问题,需要给予正面回答. 沈道鸿绘<孔子授课图> 然而,对 ...
-
王齐洲:“孔颜乐处”是孔子儒学的精髓(《再寻孔颜乐处——以颜回为中心的考察》之四)
朱熹曾指示弟子,可将"克己复礼"作为"寻孔颜乐处"的一条途径.他在<论语集注>中又说:"学者但当从事于'博文''约礼'之诲,以至于'欲罢不 ...
-
王齐洲:“颜子之乐”是孔子教育的标高(《再寻孔颜乐处——以颜回为中心的考察》之三)
朱熹的弟子曾经问朱熹:"濓溪教程子寻孔颜乐处,如何?"朱熹回答说:"先贤到乐处已自成就向上去了,非初学所能求.况今之师非濓溪之师,所谓友者非二程之友,所以说此事却似莽广. ...
-
王齐洲:孔子教育乃文学教育、德行教育、快乐教育
综上所述,<论语>首章是孔子对其弟子们的劝勉之语,概括了孔子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和教育目标,确实如郑汝谐所言:"此数语盖孔门入道之要,故以为首章." 孔子纪念邮票 需要 ...
-
王齐洲:论孔子的文学观念
論孔子的文學觀念 兼释孔门四科与孔门四教 王齊洲 中国文学观念由孔子所揭橥,弄清孔子文学观念的真实内涵,有利于中国文学史研究.本文通过对 " 孔门四科" 与 " 孔门四教 ...
-
王齐洲:《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著录小说资料集》总序
小说是文学的主要体裁之一,现代以来更是反映一个民族文化创新能力和文学创作水平的主要标志,其优秀作品已经成为人们的重要精神食粮和各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中国古代小说是中国小说的主体部分,其成就可与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