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新译》第四十二章:不言之教和光同尘

(0)

相关推荐

  • 初读之六十:“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的辩析

    初读之六十:“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的辩析

  • 《道德经》:看透大千世界,以格局容纳芸芸众生

    <道德经>:看透大千世界,以格局容纳芸芸众生. 智小者,在评价或者对待一件事情的态度上,总喜欢锱铢必较,太过于斤斤计较,凡事都喜欢分个所以然来. 而智高者,则能够在万物之中,透过表象看本质 ...

  • 观《李小龙传奇》有感

    <李小龙传奇>是根据李小龙遗孀琳达所著<布鲁斯·李:只有我才了解的男人>改编,讲述了功夫巨星李小龙的一生的故事. 李小龙传奇终于被我看完了. 五十集的电视剧是比较长的.在看的过 ...

  • 知天敬命不妄为

    叔本华说:人只有按照自然所启录的经验来生活.--题记 知天敬命的基本要求是:尊天重地,赞化天地,道法自然,敬畏生命. 自古以来,东西方对天象和人事的关系就高度重视,这也许与人类最初的认知有关,却不乏生 ...

  • 《道德经》处世哲学: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立刻反击,你就输了

    说起<道德经>,道德经是老子毕生的经典哲学之作.老子最为道家的始祖,为后世提倡了"道"的典范. 对现如今来说,老子的"道"并不是道理那样简单,而是蕴 ...

  • ​《道德经新译》第二十二章:知足不祸 知止无咎

    <道德经新译>第二十二章(民篇第四章) 知足不祸 知止无咎 (原第46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注解] ...

  • 《道德经新译》第十二章:非智治国德深乃顺

    <道德经新译>第十二章(国篇第三章) 非智治国 德深乃顺 (原第65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故以智治国,国之贼: 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知此两者亦楷 ...

  • 徐慎檀:《道德经》释义第四十二章

    大家好! 现在是今天的国学经典每天读的时间,请大家给自己的心灵十分钟,我们一起来学习<道德经>,体会古圣先贤的智慧.今天我们学习<道德经>的第42章,下面大家一起把这一章的原文 ...

  • ​《道德经新译》第十六章​:​大如江海为而不争

    <道德经新译>第十六章(国篇第七章) 大如江海 为而不争 (原第66章)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 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是以圣人处 ...

  • ​《道德经新译》第十五章:大国下流各得其欲

    <道德经新译>第十五章(国篇第六章) 大国下流 各得其欲 (原第61章)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 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 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 小国以下大国,则聚大国. ...

  • 道德经讲义-第四十二章 冲气为和-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四十二章 冲气为和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孤.寡.不榖,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 ...

  • 道德经 | 德经·第四十二章

    德经·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

  • 《道德经》通读 第四十二章 原文

    <道德经>通读   第四十二章 原文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毂,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 ...

  •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道生一

    这一章可谓是最为精彩的章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即来自本章,一个自上而下的法则. 先贴下原文: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