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心阁微讲堂】对话辛思洁 | 面对复杂的家庭关系,我很累,我该怎么办?(文字整理稿 二)
相关推荐
-
婚姻里,活得累的女人,都有这三个共同点
情叔导语: 很多女人觉得幸福的婚姻是男人给予的,她们总觉得自己只要嫁给一个好男人就能够幸福,其实这样的观念是错误的. 女人你要知道一个人的幸福从来是自己给予自己的,而不是去依靠他人和外界条件. 很多女 ...
-
婚外真爱,开始很美,过程很累,结局很悲
婚外真爱,开始很美,过程很累,结局很悲
-
欧文·亚隆90岁跨半球对谈:关于爱,丧失和终极意义 | 逐字稿
经过多方沟通,制作团队连夜加工,我们终于完成了[欧文·亚隆90岁生日对谈]逐字稿. 下文为文字稿,包含两个部分: 1.欧文·亚隆对话张海音,王浩威主持 对谈主题:<爱.丧失与终极意义> 2 ...
-
龙吟奇门案例205:现在有一个情人,但相处的很累,我们关系最终结果如何?
文/龙吟师傅 求测事项: 现在有一个情人,相处的很累,我想拥有属于自己的感情,跟现在这个情人的关系最终结果如何? 求测人:女,1977年生人. 龙吟师傅通过奇门遁甲起卦测算,结果分析如下: 1.在奇门 ...
-
怎样才能更好地成为自己?欧文·亚隆告诉你
<成为我自己--欧文·亚隆回忆录>终于读完了. 这是参加华章心理公众号点赞送书活动得到的八本书中的一本.之所以选择最先读这本书是因为这个书名--成为我自己. 是的,多少年来,我一直都在寻找 ...
-
家谱图如何在线上心理团体中使用?
线上心理团体家谱图使用创新.家谱图之前更多的是在咨询室或是在地面团体课程上是用,都会收到不错的效果,然而在线上团体成长使用对于我们来说是尝试.是突破.更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当然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如 ...
-
7月24日:如何让父母听自己说话?
在中国式的家庭关系中,绝大多数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往往是微妙的. 这种微妙体现在两个方面: 父母希望子女足够的优秀,但是父母又希望子女足够的听话. 只要是一个脑子正常的人都知道这两个愿望其实是矛盾的: 因 ...
-
【观心阁微讲堂】对话辛思洁 | 好好的过日子(文字整理稿 九)
学员: 和17岁的孩子交谈,常有思维不同步的感觉,有什么改善的具体方法?谢谢 辛思洁老师 一个17岁的孩子,就是青春期后期的孩子,他们刚刚新皮层已经发展到一个较完善的阶段,刚刚有了一些属于自己的独立的 ...
-
【观心阁微讲堂】对话辛思洁 | 如何带好团体
学员: 在带团体中,此时此地的抓回有点生硬,成员觉得尴尬,如何才能更好地利用此时此地呢? 辛思洁老师 这是个专业问题,他说在带团体的时候呢,我们亚隆团体要求的技巧,最重要的技巧就是激活此时此地的关系, ...
-
【观心阁微讲堂】对话辛思洁 | 如何成为一个成熟女人 (文字整理稿 五)
问:作为一个中年少女,应如何从对青春期的眷恋中走出来,充分发挥一个成熟女人应有的自我功能? 辛思洁老师 听你说中年少女,所以你现在已经是中年了,但你的心里还是一个少女情怀.看怎么走出来.两步咯,第一种 ...
-
【观心阁微讲堂】对话辛思洁 | 如何经营好亲密关系 (文字整理稿 四)
问:爸爸很冷漠,小时候也经常体罚我,说实话,我挺恨他的,妈妈很控制,总是箍我喘不过气来,我长大后就想尽办法逃离这个家庭,现在有了自己的家庭,我觉得好像很多模式和感觉在不断重复,我老公有时候冷漠,有时候 ...
-
【观心阁微讲堂】对话辛思洁 | 我害怕改变,不愿做重大决定 (文字整理稿 三)
问:特别害怕改变,当改变实际发生时,并不如自己想象的那么坏,每每如此,却仍然很难跨出改变的步伐,特别是巨大的改变,也不喜欢做重大决定,这种优柔寡断的个性的成因是哪些?有什么解决之道吗? 辛思洁老师 其 ...
-
【观心阁微讲堂】对话辛思洁 | 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文字整理稿 一)
问:每天都要问自己很多遍,到底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很希望可以有一个目标让自己坚持下去,过好每一天的生活,这样的状况,老师有什么建议吗? 辛思洁老师 看到这个问题让我想到之前看到的一个电影,叫做" ...
-
我一放松下来就想吃 | 对话Wendy【观心阁微讲堂】
Q 我原来工作忙,压力大的时候会吃不下饭. 现在在一个休息阶段,突然食欲很旺盛,肚子饱了感觉还很饿. 我是要吃呢,还是控制一下? 然后小肚子肥肉多,腹部可能积压了很多情绪,请问老师自己做运动对瘦小腹有 ...
-
借由身体的受苦,似乎对自己有了交代。我应该让身体受苦吗? | 对话Wendy【观心阁微讲堂】
Q 每次身体享乐的时候,就会有隐隐的负罪感. 于是,又让身体去承受一些痛苦,比如大剂量的运动,坚持早起之类的.这些对我来说充满挑战的事情,做了以后,我好像感受到虽然身体累了,但心里舒服很多.借由身体的 ...
-
“休息时我只想发呆放空,不想动弹,怎么破?” | 对话李淑充 【观心阁微讲堂】
李淑充老师 任何方法,任何课程我们都需要回到日常生活中来实践,来落实.透过这样的过程,才能够对我们有所滋养,有所助益,然后内化.如果没有在日常生活中来落实,来实践的话,这些就只是知识,只是我们头脑的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