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赏析》孔子论君子之交——群而不党
相关推荐
-
《论语》卷15卫灵公篇诗解2义礼逊信但求诸己群而不党不欲勿施
<论语>卷15卫灵公篇诗解2义礼逊信但求诸己群而不党不欲勿施 题文诗: 颜渊也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 ,服周之冕,乐则韶舞.禁放郑声,远侫之人. 郑声也淫,侫人也殆.孔子之曰:人 ...
-
#每日学论语#15.22【2017-8-18】
[原文] 子曰:"君子矜(jīn)而不争,群而不党." [译文] 孔子说:"君子庄矜自尊而不与人争强斗胜,与人团结而不结党营私." [微言微感] 这个世界的混乱 ...
-
《论语》智慧:“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原 文: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释 文:孔子说:"君子矜持,庄重而不与别人争执,合群而不结党营私." 今 解:这句话和<论语·为政篇&g ...
-
《经典赏析》孔子论天下一统
孔子论天下一统 在<诗经·小雅·北山>中,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著名诗句.意思是说,普天之下,都是君王的国土:四海之内,都是君王的大臣.这里的& ...
-
《经典赏析》孔子论为官之道
孔子论为官之道 出仕为官,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这是孔子孜孜以求的人生目标.然而,孔子是一个原则性很强的人,违背自己的政治意愿,一味贪图功名利禄去做官的苟且之事,他是不干的. 阳货见孔子的故事,典型地说 ...
-
《经典赏析》孔子论治世之关键——举贤才
孔子论治世之关键--举贤才 孔子在回答仲弓问政时说:"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论语·子路>)"先有司",就是要率先垂范,给下属做出表率.&qu ...
-
《经典赏析》孔子论治世之方略——中道
孔子论治世之方略--中道 孔子在春秋末期社会大动荡中开出的治世"药方",其理想目标是实现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大同世界,其思想核心是仁,其制度规范是礼,而正确地把握和实施仁与礼的方法和途 ...
-
《经典赏析》孔子论治世之基石——民心
孔子论治世之基石--民心 孔子大力倡导"德政"的着眼点,在于争取民心.他把民众的信任视为治国的基石,"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就是强调民众如 ...
-
《经典赏析》孔子论治世之根本——仁德
孔子论治世之根本--仁德 怎样实现以"和"为基本特征的大同社会政治理想呢?孔子继承周公的"以德配天"."敬德保民"(<尚书>)思 ...
-
《经典赏析》孔子论治世之理想——和
孔子论治世之理想--和 儒家经典<大学>中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论述,是对孔子学说的精辟概括.社会的治理,说到底在于提高人的素质.孔子把人的素质的提高过程叫做"修己&qu ...
-
《经典赏析》孔子论教化原则之三——学思结合
孔子论教化原则之三--学思结合 孔子教化思想的第三个重要原则,是学习与思考相结合.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所谓"罔" ...
-
《经典赏析》孔子论教化原则之二——启发诱导
孔子论教化原则之二--启发诱导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所谓"愤",是指学生对某一问题想搞明白而得不到答案的激愤心情:所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