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汤美学:写在《汤感审美问题》后面
相关推荐
-
古玉审美的天花板
古玉收藏到最后 一定是要回到起点的 一块漂亮的石头 满心欢喜 没有任何的欲望 古玉虫 致力于中华古玉的研究
-
杰姆逊:现代性的神话
张旭东 译 后现代性只是在近年来才达到充分而圆满的状态.在此条件下,人们似乎一致认为, 现代性的一些基本要素 ...
-
哲思:阿多诺|“否定辩证法”和“批判理论”——批判美学理论
西奥多·阿多诺,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社会批判理论的理论奠基者. 新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引言: 阿多诺的美学思想是以他独特的'否定的辩证法'为哲学基础的....阿多诺从'否定的辩证法'出发,深入地研究 ...
-
查理·芒格的人类误判心理学(14/25):厌恶损失
这是查理·芒格<穷查理宝典>有关人类误判心理学的第14个心理:厌恶损失.或者叫做"被剥夺超级反应倾向." 狗的厌恶损失倾向 书中提到,芒格夫妇养了一条很温顺的狗,通常这 ...
-
成人高考专升本艺术概论丨章节考点四
考点:艺术活动的基本特征 1.艺术活动的形象性. 形象即审美形象,在广义上包括审美的情境和意境.形象把握是艺术活动特有的方式,是主体对于客体领悟式的审美创造,它是感性的而不是推理的,是体验的而不是分析 ...
-
主流审美景观的奇怪死亡。
- 在开始动笔写下这篇文章之前,我花了十五分钟看了一眼时尚先生在昨天发的那篇「咪蒙不再制造咪蒙」.对于其中咪蒙的兴亡胜败我不想做太多的评价,洗白也好.复出也罢,这些所有的猜测都无法概括一个充满复杂性的 ...
-
试题评析 | 杨松涛:基于“周边历史概念”视角的乙卷历史选择题分析
历史园地 中学历史教学第一公号236篇原创内容公众号 杨松涛,陕西省教学能手,任教于西安市三中.专题讲座 | 杨松涛:如何分析历史问题--以<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为例专题讲座 | 杨松涛 ...
-
艺术特征:三个统一
特征 折叠形象把握与理性把握的统一 形象,艺术形象贯穿于艺术活动的全过程.艺术家在创造的过程中始终离不开具体的形象.正如郑板桥画竹子,他观察.体验竹子的形象始于"园中之竹".&qu ...
-
开汤美学:浓度钝感
当年还未投身于品鉴研究时,已有机会在一些茶会中泡茶,与会者也不乏一些知名前辈.出于礼貌,上手前我总会问上一句:"您是喝浓点儿,还是淡点儿?"应该也是出于礼貌,前辈总说:" ...
-
开汤美学:汤感审美的基本问题(一)
这是些涉及汤感审美本质的元问题,其实早该讲了,拖到现在是因为没找到下嘴的地方.直到又系统地梳理了一遍美学理论,才又动了这个念头-- 会比较琐碎,--但就这么琐碎了,怎么地吧!! 汤感审美 " ...
-
开汤美学:汤感审美的基本问题(二)
今天开始讲汤感审美的主客体. 汤感审美的主体 汤感审美的主体是人,这一点似乎没必要再废话.但也不能否认并非所有人都有能力成为汤感审美的主体.所以我们需要给"人"加上一个定语--[有 ...
-
开汤美学:汤感审美的基本问题(三)
讲了汤感审美的主体,今天讲汤感审美的客体,审美对象. 汤感审美的客体 汤感的审美客体或者说审美对象是什么? 是茶么?--不: 是茶汤?--也不准确: 是汤感,--是具有审美价值的汤感. 所谓" ...
-
开汤美学:汤感审美的基本问题(四)
今天是一个大话题--汤感审美的意识形态. 汤感审美,偏正关系的动词短语:意识形态,不明觉厉的概念大词.我们的节奏就是:动词,大词,动动大词,动大动大动动大词~~ 所谓意识形态,"是系统自觉反 ...
-
开汤美学:共情 —— 审美的终极能力
共情,一个由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提出的心理学概念,如今已被各个领域熟悉与使用. 其实关于共情,我们更熟悉的说法还有同感.移情.同理心.投射.通感,它们涉及文化艺术.教育交流.经济金融等. ...
-
开汤美学:汤感的最大公约数
我似乎触碰到了一只房间里的大象,-- 茶行业这个房间里的大象 - - 那就是对于茶的追求,人们愈来愈趋向于达成某种共识,比如原料产区.加工工艺.仓储环境等,这都还好.而在这所有的共识里,我最不要接受的 ...
-
开汤美学:汤感无上限
何为"汤感无上限"?通俗地讲就是"没有最好喝,只有更好喝!!" 此言一出,--好狂妄~~ 不过看当代茶界的汤感研究基本还处于边缘领域,尚未真正起步.所以我说这话 ...
-
开汤美学:图释“汤感标准浓度”
下周开课,正在重新梳理教案,其中有关"标准浓度"的概念已经比较完善了想到之前曾图释过"茶叶的浸出过程",那么这次也用图例的方式为大家解释一下"汤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