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齐洲:学习是能够使人愉悦的
相关推荐
-
王齊洲:試論孔子的藝術觀
王齊洲:試論孔子的藝術觀 摘要:孔子未直接使用藝術概念,只用"藝"和與之相近或相關的概念來表達關於藝術的思想."藝"的本義是指種植或移栽,引申爲個人所能夠掌握的 ...
-
王齐洲:乐把金针度与人——张国光先生的遗产
张国光先生离开我们已经六年了.在他的周年忌日,我曾写过<论"双两说"对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学术史的贡献>一文,发表于<湖北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收入< ...
-
王齐洲:《乐经》为孔子“乐教”教材辨
围绕<乐经>问题,我和陈桐生教授已有几番讨论(见王齐洲<<乐经>非刘歆王莽伪造辨>,<光明日报>2020年11月2日<文学遗产>专栏:陈桐生 ...
-
王齐洲:《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著录小说资料集》总序
小说是文学的主要体裁之一,现代以来更是反映一个民族文化创新能力和文学创作水平的主要标志,其优秀作品已经成为人们的重要精神食粮和各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中国古代小说是中国小说的主体部分,其成就可与世 ...
-
王齐洲:士人阶层的崛起与士人小说观念(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与传统小说观念的演进之一)
为了论述的方便,有必要先对论题的概念加以定义,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争议. 所谓社会结构,一般是指构成社会的基本要素的组合状态.由于视角的不同,社会结构可以有许多维度,如社会政治结构.社会经济结构. ...
-
王齐洲:从大类统说到小类分解(中国小说观念在近代的演变之四)
1897年,邱炜萲在<菽园赘谈·小说>中说: <菽园赘谈> 本朝小说,何止数百家.纪实研理者,当以冯班<钝吟杂录>.王士桢<居易录>.阮葵生<茶余 ...
-
王齐洲:市民阶层的独立与通俗小说观念(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与传统小说观念的演进之二)
在士人们醉心于传奇小说创作的同时,一种由僧人向信仰佛教的俗众讲唱通俗故事以邀布施的"俗讲"在寺院里吸引着大量民众,成为中唐以后一道靓丽的社会文化景观. <乐府杂录校注> ...
-
王齐洲:从子部类别转移到文学学科(《中国小说观念在近代的演变》之二)
1903年,金天翮在<新小说>撰文称:"吾昔见东西各国之论文学家者,必以小说家居第一,吾骇焉.吾昔见日人有著<世界百杰传>者,以施耐庵与释迦.孔子.华盛顿.拿破仑并列 ...
-
王齐洲主编:《汉书艺文志及两汉书补志著录小说资料集》
<汉书艺文志及两汉书补志著录小说资料集>,王齐洲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2021年6月版. 目 录 第一册(15部,王齐洲.揣松森.卢世华编纂) <伊尹说>.<鬻子说> ...
-
王齐洲总主编:《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著录小说资料集》总目录
第一卷<汉书艺文志及两汉书补志著录小说资料集>(王齐洲主编) <汉书艺文志及两汉书补志著录小说资料集>,王齐洲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2021年6月版. 第一册(15部,王齐洲.揣 ...
